如果不是因为经纪人白晓的一段爆料视频,庞麦郎这个名字,早已很少被人提及。
再一次登上热搜,竟是他患上精神分裂,住进精神病院的消息。
3月11日,在那条7分多钟的视频里,经纪人坦言:
庞麦郎已被疾病折磨了3、4年,体重从130斤,暴瘦至80多斤。
难以自控,随时会伤人伤己。
甚至不止一次想要杀掉经纪人。
如今被关进精神病院,却窘迫得连治疗费都凑不齐。
探访庞麦郎父母也证实,从2018年起,庞麦郎就出现了精神问题,整日把自己锁在房间,有时7、8天不吃饭只喝饮料。
动不动摔东西,胡言乱语,说自己是杀人犯。
在第一次被送进精神病院后,他偷偷跑了回来。
但3月1日,他又用板凳殴打了父亲,随后被强制带去精神病院。
消息一曝光,无数人万分错愕。
7年前,庞麦郎曾声势浩大地红过。
凭一首《我的滑板鞋》,他唱哭了贾樟柯,让韩红、华晨宇争相翻唱,成了“2014年度10大热曲”。
哪怕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也都曾被“摩擦摩擦,在这光滑的地上摩擦”洗脑。
可7年后,他不是像所有昙花一现的网红那样悄然淡出公众视野,而是以一种惨痛的方式告别:
走投无路,负债累累,精神崩溃。
这些年,庞麦郎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许多年前,庞麦郎只是个名叫庞明涛的普通农村青年。
在陕西一座闭塞村庄里,他因家境不好,早早辍了学。
又因身体太弱,干不了农活。
“没有用处”,谁都瞧不起他。
庞明涛看不到出路,2008年,他决定进城“找前途”。
在汉中,他找到一份KTV切果盘的工作。
每月有2000块的薪水,那是他“从未见过的好事”。
偶然一次,庞明涛得知明星一首歌“可以卖大几十万”。
他突然看到了希望。
做歌手,当明星,赚大钱,只要过上这样的人生,谁还会瞧不起自己。
他暗下决心,“这个事情我肯定能做成”。
在宿舍里,他夜夜面墙而坐,在旧本子上写歌。
《我的滑板鞋》《摩的大飚客》《西班牙的牛》......现实、想象,被一股脑写进歌词。
他野心勃勃地摩拳擦掌,准备迎接辉煌。
2013年,庞明涛攒了十几首歌和6000块钱,坐了18个小时硬座到了北京。
白天,一家一家找录音公司;晚上,在网吧通宵,或在公园长椅上睡觉。
还真有家公司签了他。
只是他们看上的,不是什么才华和天赋,而是庞明涛的草根气质、浓重的口音、五音不全的唱腔。
“够奇葩,能火。”
公司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投入100多万,包装《我的滑板鞋》。
6名企宣,24小时3班倒,买“摩擦”“时尚时尚最时尚”关键词搜索,制造热度。
又请大V段子手造势,制造出庞明涛火了的感觉。
运作半年后,2014年6月,《我的滑板鞋》真的火了,庞明涛也火了。
他给自己改了个奇特的名字,叫约瑟翰·庞麦郎。
因为他坚信,“国内现在没有我这种风格,很珍贵的,而且我很帅。我是要做国际巨星的。”
02.
庞麦郎当时有多火?
QQ音乐上,《我的滑板鞋》MV播放量高达1000多万。
与之相当的,是周杰伦的《搁浅》。
歌曲席卷各大平台,下载量疯狂飙升,百度指数一天内涨了284%。
歌坛大咖如韩红,都在节目上翻唱。
那时的微博一打开,是全民被洗脑的景象。
摇滚歌手张楚发微博,懊恼自己“写不出这么好的歌词”。
导演贾樟柯为之落泪,因为这其中有种“精准的孤独”。
但在大多数人眼里,庞麦郎只是个怪异的小丑。
他被形容为“民工嗓”,歌词“魔性上头”,并不时尚的造型更是被讥笑。
可人们越是鄙夷他,越猎奇地想围观他出名。
他越红,又越被认为是奇葩。
在一边“捧”一边“杀”的狂欢中,世界热闹至极。
而庞麦郎确实得到了他渴望的名气。
他开巡演,在各地LiveHouse唱歌。
每当《我的滑板鞋》前奏响起,台下观众的合唱甚至淹没了他的声音。
收益也滚滚而来。
为某连锁旅馆开业站台,一天2万;
在Chinajoy会展唱歌,两天4万;
尽管看不太懂合同,一首歌也以25万的价格卖给了成都一家游戏公司。
最多的时候,庞麦郎卡上有200万。
那是他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浪潮之上,庞麦郎春风得意。
只是他从未想过,当人们的热情消散,他要如何面对终将到来的漫长下坠。
03.
流量就像一把火,把庞麦郎本就漂浮的梦想,燃烧到膨胀。
北京卫视邀请他录节目,他觉得地方台太小,自己想要走国际化路线,因此拒绝。
东方卫视请他参加跨年演唱会,他的条件是,“除非给我单独开演唱会,做直播”。
央视一套《开讲啦》请他做嘉宾,他说,“凭什么邓紫棋是主讲人,我只能做嘉宾”,也拒绝。
每次演出,他要求必须有8名伴舞;有首名叫《金发女郎》的歌,还非要找外国模特配合。
84年出生的他,宣称自己是90后,并强调自己出生台湾,一度不认父母。
看似狂妄的言行,掩饰的是极度自卑的心。
在他的认知里,如果别人知道他只是个喂猪的农民,就没人会请他去演出。
但粉饰无济于事。
2015年,「人物」杂志一篇专访《惊惶庞麦郎》刷屏。
人人都从文章中读到了他“不给钱不接受采访”“一身头皮屑”“满屋子食物腐烂味道”的形象。
嘲笑声铺天盖地。
庞麦郎懵了。
而后,关于他身世的谎言被拆穿,成了最大的黑点,无数人前来痛骂。
那些曾把他推到聚光灯下的人,开始反思他凭什么能这么红,宣称要揭开“庞氏骗局”。
庞麦郎惊恐万分。
他无法再进行演出,当初签约的公司因此告他违约,索赔60万。
在微博上,公司发出公开信,表示:
之所以签约庞麦郎,是因为看中了他对音乐的坚持,对梦想的渴望。
但实际上,公司负责人曾对记者称:
“(这种人)我们见太多了,有的草根就那么偏执,就需要个念想做支撑。”
鲁迅写过一段话:
你在街上走,有个人吐口唾沫,你在那儿看,马上就有一两个人过来看,然后一群人来看。后来发现,就是口唾沫,人群呼啦就散了。
这是一个每天都有网红扎堆出头的年代。
人们擅长跟风,更擅长遗忘。
庞麦郎红了又糊,人们笑也笑了,骂也骂了,看够了,就像当初蜂拥而至一样骤然散去,没有人再回头看他一眼。
04.
只有庞麦郎不愿从梦里醒来。
沉寂了几年,他决定“复出”,因为“大家都很喜欢我的音乐啊,我不会放弃的”。
他够执着,却从来没有意识到,年少的滑板鞋再好看,也只能穿几年。
当实力撑不起野心,他能做的,只是不断消耗自己。
他继续演出,唱的还是《我的滑板鞋》。
可闻讯而来的人早已寥寥,每当音乐响起,观众都是聊天玩手机,只是在特定环节,高喊几嗓子“摩擦摩擦摩擦”。
最少的一次,观众只有7人。
他四处走穴,在农村婚礼上表演。
但收入少得可怜。
一次演出后,他只拿到600块的报酬,气得把钱摔在地上。
庞麦郎用尽全力想要留下观众,哪怕他们只是来看热闹,可已无人买账。
他又开始开淘宝店,卖自己做的滑板鞋。
标价不低,但都只有个位数的销量。
曾经的梦想,再也照不亮窘迫的现实。
庞麦郎山穷水尽,透支信用卡、支付宝,甚至进行小额借贷维持演出。
但惨淡的收入一次次击溃他的坚持,演出造型费用一次98元,他也拿不出来。
巨大的落差冲击着他。
他不断在微博上发着自己多年前演出的照片,发自己曾经写过的歌,请大家去听。
只不过,稀稀拉拉的评价,也全是批评和嘲讽。
他变得偏执易怒。
别人越是否定,他越坚信不是自己没有才华,而是他们不懂。
最终,走向了焦躁、疯狂,乃至精神分裂。
曾站在云端的庞麦郎,一路俯冲,最后就这样狼狈退场。
悲哀的是,当他被送进精神病院,他又火了。
人们涌进他的微博,再一次围观他。
只是这次,围观的是他的贫穷、残缺以及疯狂。
05.
庞麦郎用他的前半生,书写了一个十分荒诞又可悲至极的寓言。
被运气砸中,被流量托举,又被狠狠否定,被迅速遗忘。
这轨迹,像极了我们见过的太多网红:
凤姐,犀利哥,丁真,流浪大师,小马云,拉面哥......
他们有些回了家,有些出了国,有些回归平静,有些再无消息。
唯独庞麦郎,结局触目惊心。
我不愿评判这个可怜之人,但想从他的可悲之处,和大家分享几点关于人生的思考。
1、名利来得太快,多数情况下未必是幸事。
一个人,挣不了见识之外的钱,更掌握不了超出ta理解范围的命运,除非靠运气。
但靠运气赢来的,最终大多会因实力输掉。
当你的认知不足以驾驭你所拥有的财富和地位时,命运有100种方式让你跌落。
这就是世界最残酷的公平:有了实力,运气才能成为运气,否则,就是诱惑和陷阱。
2、人活一辈子,谁都会经历“丰年”和“荒年”。
财源广进时,是“丰年”;时运不佳时,是“荒年”。
左右逢源时,是“丰年”;门可罗雀时,是“荒年”。
人生就是这样,苦乐参半,有时走运有时点背。
但最可怕的,是你在春风得意时错以为未来也会一路顺遂,忘记了命运所赠与的灿烂,终将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很欣赏王冰冰的一段话。
她说扪心自问,并不觉得自己和其他人相比有什么绝对的优势。
她害怕大家对她的喜欢,某一天会转为反感,转为非议和负面评论,所以她只想做一个踏踏实实的普通人。
在“丰年”时,能保持清醒,收敛光芒,积累沉淀,考虑“荒年”的活法,给自己留一点后路。
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3、终其一生,你要学会与自己的平凡和解。
很多时候,我们过不好这一生,并不是因为前面有千万人阻挡,而是你这一生都在和自己的平凡为敌。
喜欢《悟空传》里有一句话: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以为这天地都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
这不是妥协,而是明白了:不执迷于“已失去”和“未得到”,也是另一种勇气。(来源 | 王耳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