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荒岛”与“海鸥”:“发光发热者”的聚集地

青岛日报2021年3月29日6版

“荒岛”与“海鸥”:“发光发热者”的聚集地

聚集微光

鲁迅先生在写于1924年的《热风》中道:“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20世纪30年代,蓬勃兴起的青岛左翼文化运动联合起“寻路”的青年知识分子,荒岛书店与海鸥剧社,正是这些发光发热者的聚集地,彼时青岛进步思想与文化的风向标。集结于此的人们用热血和生命不断求索,以文艺为剑戟,投入没有硝烟的战斗,努力传播新的、走向光明的风气。

荒岛书店,由就读于北平中国学院的大学生张智忠、孙乐文与作为师兄校友的青岛人宁推之共同筹资创建,除销售文学书刊外,还销售马列主义著作、左翼作家文学作品;海鸥剧社,由国立青岛大学学生俞启威奉命出面成立,代表剧目《放下你的鞭子》。

当微光聚于炬火,必然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和力量。

喷薄着活跃思想的“荒岛”

1932年,文学家、电影艺术家黄宗江跟随父母来到青岛,他在《忆青岛,忆“荒岛”》一文中写道:“……发现了一家崭新的小小的书店,树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招牌‘荒岛书店’,就一间门面,就一扇在我幼年的眼里看来很大的橱窗,摆的尽是书、书、书……在这‘荒岛’,还摆着新出的文学刊物,在厚厚的一本《文学季刊》上,刊载着破土而出的《雷雨》。在‘荒岛’,还有着厚厚的《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与生活》《近代欧洲文艺思潮》等等,我连书名和作者都记不全了,但记得真切的是那本薄薄的艾思奇著的《大众哲学》。”

黄宗江笔下的荒岛书店,是青岛第一家经营新文艺书刊的书店。在上世纪30年代,在国民党白色恐怖统治下,这里除了经营《雷雨》《文学》《文学季刊》等新文学书刊,还销售列宁的《国家与革命》、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马列主义著作,以及苏联文学和鲁迅等左翼作家的文学作品。

作为青岛文化品牌,荒岛书店已“复活”。图为荒岛书店外景。王 雷 摄

应该说,书店一出世,便具有了鲜明的新文化特征,在上世纪30年代的青岛,荒岛书店犹如一处文化绿洲,喷薄着活跃的思想,集结来自各地以文学为戈的进步青年。

开在市场里的新文化策源地

1933年,就读于北平中国学院的大学生张智忠、孙乐文与作为师兄校友的青岛人宁推之共同筹集资金,创建荒岛书店。传播新文化的情怀在开店之初既已确立,这里将成为青岛新文化的策源地。

接受进步思想文化熏陶的孙乐文经常去新文化传播的中心地上海购入书刊,因此上世纪30年代出版的许多左翼文学著作与期刊,大多在荒岛书店上架。上世纪80年代,青岛市三十九中退休教师宁推之曾经回忆荒岛书店初创时的往事。

当时他家住在黄县路5号,父亲是青岛的大资本家,今天莱阳路5号一带房屋即是他的父亲所建。身为资本家的父亲也结交了众多国民党党政上层人士,而宁推之则被称为“宁大少爷”。有一天,孙乐文、张智忠找到宁推之,提议联合开办一家书店,但缺少资金。

原来,当年孙乐文与张智忠同时考入北平的中国学院,孙乐文入经济系,张智忠入教育专修科,二人既是同乡,又是中学、大学同学,彼此建立了深厚友谊。张智忠先毕业,为了谋生来到青岛,一时找不到工作,寄居在一位在洋行工作的同乡家中。过了一年,孙乐文也毕业,同样来到青岛,也没有找到工作。二人在北平时见到过经营销售新文学书刊的书店,但当时青岛的几家书店中,有的还是卖经、史、子、集,有的也只经售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的经济、学术著作,都不经营新文学书刊。于是决议开办这样的一家书店。

宁推之从父亲那里要来500元,孙乐文、张智忠出资100元,共同开办荒岛书店。当时龙口路上的东方市场刚建成,还有部分房屋可租赁,荒岛书店就租下了市场北门旁的一楼一底,正门在广西路,门牌是“广西路新5号”,后门在市场内。

此时,孙乐文的同学乔天华也来到了青岛。《昌邑县党委党史大事记》一书中记载:1934年,在潍县广文中学教书的地下共产党员乔天华,在青岛发展孙乐文加入“少共”,随后,孙又发展张智忠加入“少共”。在乔天华为中共昌邑县委党史办公室提供的孙乐文与张智忠材料中他写道:“……我到青岛住下。我的社会职业在青岛崇德中学教书,党内任市委青年委员,兼左联党代表。……我为荒岛书店写‘荒岛书店’这个牌子。从此,与孙、张二人经常来往,并与之谈些有关国家与世界的政治形势,逐渐谈到革命道理,两人即成了我们发展党员的对象。我与老王同志(时为青岛党组织负责人)也常在荒岛书店的楼上开秘密会,开会时,孙、张二同志即轮流替我们站岗警戒。”

青岛荒岛书店的孙乐文(孙朋乐)、张智忠是不是青岛“左联”的正式成员,至今难以确认。但是,荒岛书店是青岛左翼文学联盟的重要活动地点,与青岛的左翼文化运动息息相关,这一点毋庸置疑。青岛“左联”成员阅读的大量革命书刊来自这里。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文化“围剿”,查禁图书,荒岛书店则针锋相对地进行反“围剿”,继续销售、推广大量革命书刊。

宁推之的弟弟宁修本1983年曾写下《忆荒岛书店》一文,其中写道:“该店中所经售的都是当时脍炙人口的进步书籍。一时贤杰擦眉,门庭若市,甚受山东大学、各中学以及各界进步人士的赞扬。该店的设置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藉以掩护党的地下工作。日久天长,荒岛书店著声于外,甚为警宪机关当局所注目。社会局长储镇曾经对我说:荒岛书店,是青岛共产党的大本营,你也必其类!时我年少,莞尔而过……”

厚积薄发的新文艺力量

今天,荒岛书店的原址已无从探访,只能在亲历者的记忆中寻觅它当初的样貌。这幢二层小楼,楼下是书店门市部,楼上是孙乐文、张智忠的办公室和卧室。书店前门在广西路上,后门在东方市场内,人来人往,不易引人注目,十分有利于进行秘密革命活动。

青岛“左联”党代表乔天华就以荒岛书店作为活动地点,在这里召开会议,“左联”于黑丁小组也在这里活动,海光文艺社的成员也常来此聚会。“左联”小组读书会阅读的党的进步书刊,在20世纪30年代的青岛唯有荒岛书店供应。

1935年7月14日的青岛《民报》刊有一则广告:“本报于本年暑期,特约:王余杞、王统照、王亚平、老舍、杜宇、李同愈、吴伯箫、孟超、洪深、赵少侯、臧克家、刘西蒙诸先生,编辑《避暑录话》周刊,自七月十四日起,每星期日出版,除本报刊载外,另用道林纸精印单张,以10期为一卷,欢迎订阅,敬希注意。每卷大洋三角,邮费在内。代售处:青岛荒岛书店。”

这12个人中,王余杞、王亚平、杜宇、孟超、洪深、刘芳松(刘西蒙)等6人均是“左联”成员。臧克家在闻一多、王统照资助下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也由荒岛书店经售。

在20世纪30年代青岛左翼文化运动中,荒岛书店无疑是一处重要的活动中心,它沟通青岛左翼作家之间的联系,在传播左翼文化作品、联合文艺进步力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那时经常坐在书店书橱旁的高脚凳上看书的黄宗江,曾这样描述身旁同样在看书的人:“这里面有刚发表了诗作的青年诗人,二胡拉得特好的工人,教过我几天世界语的电报局工程师……这些人的姓名我都记不清了,音容宛在,后景却都是‘荒岛’的书、书、书……我只记着了一位身穿一身黑色西服,清秀颀长的青年的大名,那就是萧军。”少年黄宗江得知:萧军在《青岛晨报》负责副刊编辑,常在《申报》上的“自由谈”发表文章,正在写一部很有分量的关于东北的小说……

1934年,萧红、萧军正是在这里分别创作了个人的代表作——《生死场》和《八月的乡村》。当时孙乐文与萧军是青岛晨报社的同事,正是他提议二萧把作品寄给鲁迅,通讯地址便写荒岛书店。按照孙乐文的建议,萧军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很快荒岛书店便收到了先生的回信。

鲁迅在复信中回答了萧军的疑问:“不必问现在要什么,只要问自己能做什么。现在需要的是斗争的文字,如果作者是一个斗争者,那么,无论他写什么,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斗争的……”鲁迅给二萧的信件现收藏在北京鲁迅博物馆。收到回信后,萧军将萧红的《生死场》抄稿和《跋涉》一并寄给了先生。在他回忆青岛的生活时,曾写下如是诗句:“夜气如磐怀故垒,青灯坐时细论文”。其中的“故垒”所指正是荒岛书店。一家小小的书店,书写了一段文艺传承的佳话。

在这间只有一门一窗、柜台和分层的书架的有些简陋的书店,革命者、进步青年天天络绎不绝,青岛的文艺空气海潮般地涨起,新风与暖流汇聚于此,带来新文艺的朝气与活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

那只预报暴风雨的“海鸥”

1933年的春节,北风呼啸,冰封大地。在青岛崂山脚下的一个村头,围满了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一个卖艺的老头儿,手擎皮鞭,向因饥饿昏倒在地的女儿抽去……目睹此状,人们无不气愤。这时,一位工人跑上去夺过老头手中的皮鞭,愤怒地说:“这孩子快要饿死了,你为什么还要打她。”老头流着泪说:“父老乡亲们,俺爷俩是东北人,日本鬼子占了东三省,对中国人打骂烧杀,俺逃来关内,无以为生,靠卖唱赚俩钱过日子。”说着,也哭泣起来。在场的人们无不义愤填膺……这是青岛“海鸥剧社”在崂山演出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时的场景,也是海鸥剧社成立一年后的高光时刻。

以这部街头剧为中心,把话剧送到农村,并深入工人区,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广演出,这在青岛戏剧史上开创了先河,在当时全国戏剧界也鲜有先例。

被当时的媒体誉为“预报暴风雨的海鸥”的青岛海鸥剧社,尽管自由翱翔的时间不长,却创造了青岛左翼文化运动历史上不能忽略的文艺篇章。

海鸥剧社演出《放下你的鞭子》剧照。

青岛剧联的另一称谓

1929年,“艺术剧社”成立,这是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个戏剧团体。同一年,田汉领导的“南国社”成立了左翼戏剧团体。艺术剧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夏衍说:“冒着风雨,中国话剧运动前进了。以南国剧社和艺术剧社为中心,我们很快组成了上海剧团联合会,即左翼剧团联盟,参加的有艺术、南国、辛西、大夏、摩登、戏剧协社、光明七个剧团。这是一个大转变,这也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次在共产党领导下结成的强大的统一战线。”

1930年8月,再度被禁的剧团联盟改组,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全国“剧联”)。从此之后,中国话剧运动的领导权就掌握在党领导下的剧联手中,方针比以前明确了,斗争的策略也比从前更灵活、更韧性了。

海鸥剧社正是此大背景下孕育创建的。而提到它的创建,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关键人物,俞启威,他还有另一个名字黄敬。1930年,俞启威进入国立青岛大学做旁听生,和学校的地下党支部书记王林同在一间宿舍。1931年暑假,他考入国立青岛大学物理系后,由上海来到青岛,积极参加党领导下的学生运动。由于他革命热情高涨,表现出突出的活动能力,1932年被国立青岛大学党支部吸收为中共党员。

1932年春,蒋介石叫嚣“攘外必先安内”,“围剿”要求出兵抗日的中国工农红军,对于全国各地学生的爱国运动,则进行了残暴的镇压。中共青岛地下市委为了有力地进行斗争,指示国立青岛大学党支部,组织一些合法的、公开的社团,以团结广大同学再接再厉进行民主爱国运动。

海鸥剧社便在此时与时事讨论会、新文学研究会等社团先后创立,借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把校内抗日活动发展到社会。当时王林、俞启威都是新文学研究会的成员,而新文学研究会,实际上就是青岛“左联”,经常向青岛地下市委汇报活动情况。

俞启威此时已是国立青岛大学党支部成员,因曾在“南国社”当过演员,与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有联系,又有社会关系作掩护,所以组织上让他出面成立“海鸥剧社”。

海鸥剧社成立后,俞启威请示国立青岛大学党支部,向上海“左翼戏剧家联盟”汇报剧社情况,要求把海鸥剧社作为“左翼剧联”的青岛小组,被总部批准。因此,海鸥剧社就是青岛剧联的另一个称谓,并与全国“剧联”建立了联系。

俞启威在随后到来的“一二·九”运动中成为学生运动领导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市长,后成为第一任国家一机部部长、国家经委主任。

改编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的人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国立青岛大学在学校地下党的领导下,组织了179人的学生请愿团,南下赴国民政府所在地南京请愿,要求抗日。然而请愿失败,作为中共外围组织的海鸥剧社,则担负起了以文艺形式唤起民众、宣传抗日的责任使命。

当时崔嵬这位山东实验剧院的高才生,是剧社的导演和主要演员,解放后他则成长为著名的电影艺术家和剧作家,主演过《红旗谱》,导演过《青春之歌》和《海魂》等电影。回到1932年的青岛,崔嵬接到上海陈鲤庭创作的舞台剧本《放下你的鞭子》,便将其改编为街头剧《饥饿线上》,在广场演出。洪深创作了中国第一个话剧剧本《卖梨人》和以他在青岛的真实人生经历为蓝本的第一个电影文学剧本《劫后桃花》。而此时,俞启威认为,东北沦陷,华北危机四伏,日本帝国主义随时可能入侵,提出:可以利用话剧深入到农村进行宣传演出,还可以调查崂山地形,必要时和鬼子打游击。

于是出现崂山脚下村头一幕,崔嵬改编的街头广场剧《饥饿线上》从此一炮而红。1935年,崔嵬在北京参加“一二·九”运动,又演出了这部戏,恢复《放下你的鞭子》的剧名,改由张瑞芳扮卖唱女,唱的内容涉及“九·一八”事变。从此,《放下你的鞭子》演遍大江南北,并曾演到美国白宫,是中国话剧史上演出场次最多的一个剧目。而1935年的俞启威,是“一二·九”运动领导人之一、中共北平地下市委书记。

1933年夏,因叛徒出卖,俞启威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入狱,崔嵬等人闻讯后离青避险,海鸥剧社因而停止活动。这个剧社在成立短短两年中即不断壮大,剧社成员从校内发展到校外,因为崔嵬曾到文德女中(今青岛八中)、电报局辅导话剧活动,又从文德女中吸收了李秀英、梁桂珊等人,从电报局吸收了杨裕昆等人,还吸收了福禄寿电影院(后来的红星电影院,2004年拆除)的赵星火等人。

除了街头剧,海鸥剧社的剧场演出也是场场盛况空前。首场在国立青岛大学小礼堂演出的《月亮上升》和《工场夜景》两个剧目,前者是英国爱尔兰剧作家的名作,也是世界著名的独幕话剧,描写一个民族革命志士与拿着政府的通缉令准备随时逮捕他的警察作斗争的故事;后者则是一出反映旧中国上海工人被压榨而进行斗争的话剧。当晚的首演,校内外观众不下千余人,济济一堂。这次演出,冲破了笼罩在国立青岛大学学生头上文化“围剿”的恐怖气氛,为学生第三次罢课斗争做了舆论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当时,上海“左联”的机关刊物《文艺新闻》以《预报了暴风雨的海鸥》为标题,报道青岛海鸥剧社的活动,其中有云:“诚属空前盛举,颇得观众赞美”。

随后,海鸥剧社又先后组织在山大礼堂的演出《一致》《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在当时最大的青岛大舞台(后来的延安剧场)演出宣传抗日救国和反映阶级斗争的《乱钟》《S·O·S》《婴儿的杀害》等话剧。

其中,《S·O·S》由楼适夷编剧,描写“九·一八”前后沈阳无线电台在日帝侵略、军阀统治的形势下,一群小职员的不同反应;《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是三幕剧,由田汉编剧,描写了各种不同倾向的妇女知识分子对抗日事件的不同反应和思想的发展,终结是大家走向街头,参加抗日游行……

与全国剧联的密切联动演出进一步激发了青年们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深受启发和鼓舞,很多学子从只顾读书的书生转变为投身抗日救亡的革命者。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80年代中期,海鸥剧社在中国海洋大学校内复建重生。这只有着浓厚人文底蕴和革命传统的“海鸥”,在新时代重新翱翔。(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 魏)

(本版稿件由青岛市委党史研究院协助采写)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