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董小姐”又上热搜了。近日,董明珠在《初入职场的我们》节目中,自认是个不会享受生活的人。节目中,有实习生问:“董总周末一般干什么?”董明珠直言,自己从来没有周末,周末也是上班,三十年没有休过假。
在清明节小长假到来的时刻,看到董明珠说“三十年没休过假”,让人觉得自己休假似乎都有点“亏欠感”。但真该如此吗?似乎又不是。
成功者自有其独到之处,董明珠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自然来之不易,也很值得敬佩。但是,现在很多年轻人对这种宣扬“加班文化”的做法并不买账。比如,在董明珠自称“三十年没休过假”这一新闻后,就有网友这样留言:“ 老板007啥事儿没有,员工长期996会死。”
事实上,不止董明珠,这几年不少老板都谈过加班文化。比如,早在2019年,马云在阿里巴巴的交流活动会上对员工们说,“996”工作制度是年轻人的福报,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2020年,西贝餐饮创始人、董事长贾国龙曾说起过“715工作制”。他在微头条上发过一段文字:有人问我怎么看待996,在我们的概念里,996算个啥,我们是“715、白加黑、夜总会”,我们就是这么拼,经常是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5小时,白天加晚上,夜里还总开会。虽然此后西贝方面表示,“715”实际上是西贝员工自主工作状态的一种描述,并不是一种企业硬性的标准。但还是引得舆论一片哗然。
从“996”到“715”,再到如今众所周知的互联网公司的加班生态,很多网友表示,身处这样的“过劳时代”,已经被裹挟其中,身不由己。“三十年没休过假”,假如是一种为事业而奋斗的实际行为,无疑已经有了很强的传奇色彩。但传奇就是传奇,对于绝多数人而言,我们的生活是实打实的,还是要脚踏实地,这包括工作态度扎扎实实,也包括合法权益要落到实处。
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每周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4个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加班的话,每天不能超过三个小时,一个月不能超过36个小时。“996”“715”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而员工的合法休假权益也不容侵犯。
所以在今天,员工还是应该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在坚持职业精神,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也应该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能让奋斗变了味儿。而作为企业管理者,也必须严格依法而行,不要挖空心思去搞加班文化,更不要搞“形式主义加班”,应该鼓励和引导员工主动充电、学习,加强钻研精神,提高效率。这样,才是真正对企业和员工负责。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