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职校招生“变脸”瞄准更多“本科机会”,职业学校录取后不再允许退档

职校招生“变脸”瞄准更多“本科机会”

今年局属中职学校普职融通班招生规模增加到1135人,职业学校录取后不再允许退档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6日讯  今天下午,市政府新闻办会同市教育局召开职业学校招生政策解读媒体通气会。2021年,全市共有初中毕业生8.5万人,职业学校总招生计划为3.9万人,其中,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约为2.9万人,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约为1万人;本地生源约为2.7万人,外地生源约为1.2万人。据介绍,今年职业学校招生也有多个方面的变化,普职融通班、综合高中规模继续扩大,职业学校投档录取后不再允许退档,还有部分学校开设了新兴专业。

职校不退档,但可修改志愿

2021年,“3+4”招生计划将与2020年招生保持大体相当的规模。今年我市“三二连读”和五年一贯制招生规模总体保持不变,允许个别中职学校调整对口合作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点。普职融通招生规模扩大,在局属部分中职学校开设普职融通班,继续鼓励所有区市职业学校开展普职融通班。继续开展一年制高中起点职业学校招生试点。扩大职业学校招收外地生源规模。

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处负责人丛新堂表示,以往学校之间为了争夺生源存在不规范行为,所以今年职校招生政策一个较大的改变,就是不再允许退档和改录。为了保障学生选择权,市教育局做了配套安排,给了学生们一次修改职校志愿的机会。“正常情况下,5月进行第一次志愿填报,7月进行第二次志愿填报,即分数段志愿的填报,可以修改不合适的职业学校志愿,那时中考分数已经公布,学生和家长可以参考往年的中考录取分数线,相对准确地填报职业学校志愿。”

对此,市招考院中招处处长朱海峰则提醒,考生家长务必认真对待孩子的职业志愿选择,志愿填报前,多到学校看一看,认真阅读志愿学校招生简章,认真了解报考专业的情况,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切忌志愿摇摆不定,切忌人云亦云缺乏主见。

春考变职教高考,中职学生读本科机会大增

中职一毕业就就业是少数人的选择,大多数人仍希望进入大学深造。随着春季高考变成职教高考,中职毕业生升学路大幅扩宽,机会也越来越多。

从2022年起,我省春季高考更名为“职教高考”。届时,职业教育本科招生数量将增加到7万人左右,考试办法调整为“文化素质+专业技能”,职业技能考试成绩所占权重不低于50%。这意味着,2019年以后入学的中职学生,将有更多机会升入本科院校。实际上,山东已逐步开始增加职业教育本科招生规模。2020年,职教高考本科录取比例由6:1提升至4:1,职业学校学生考本科难度进一步降低。

青岛的职业学校和学生们无疑也看准了这一利好。今年13所局属职业学校普职融通班招生计划达到了1135人。丛新堂介绍,青岛“3+4”招生计划达到760人,占全省1/4。全市有80%的中职学生通过“3+4”“三二连读”“高职单独招生”“职教高考”等方式升入高职院校。2020年,全市有2700余名在综合高中就读一年的普高学生最终选择转入中职学校,当年还有4680名中考时达到公办普高线的学生选择到中职上学。

普职融通班扩容,学生都有二次选择机会

为了抓住职教高考的机遇,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升学机会,青岛经济职业学校与青岛二中联合举办普职融通实验班,今年计划从一个班增加到两个班,计划招生70人。进入普职融通实验班的学生,高一学年结束后成绩特别优异者经考核,可转入青岛二中就读。大部分同学将冲击山东职教高考医药类专业本科,如齐鲁医药学院、齐鲁理工学院、济宁医学院、山东协和学院等。青岛城市管理职业学校与青岛市实验高级中学、青岛第68中学合作开展普职融通实验班,也是立足职教高考、定位冲刺本科。

今年综合高中规模继续扩大,新增了青岛旅游学校、青岛华夏职业学校 ,为进入综合高中注册普高学籍的学生提供二次选择机会。据青岛旅游学校副校长王钰介绍,学校今年开设两个综合高中班,综合高中班在高一年级全面开设普高的九门课程,同时开设日语韩语、生涯规划等选修课程。学生在高二年级可选择夏季高考、春季高考和出国深造等不同的发展方向。选择参加春季高考的学生,在高二第一学期前转为职业中专学籍,以文化课、专业课和技能特长冲击职教本科。

专业紧贴社会经济发展,毕业就是应用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贴近的教育类型。各职业学校也在不断调整专业设置,更好服务社会发展。 青岛交通职业学校今年增设了4个与汽车前沿技术相关的专业,其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车运营与维修专业、智能网联汽车专业。“这都是当下社会发展的技术前沿,并且应用与需求非常广。”青岛交通职业学校校长赵芳亮表示。

助力青岛全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青岛工贸职业学校实施了专业布局升级,自2019年起,先后开设工业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技术、新能源汽车维修等一批社会紧缺的高技术专业。今年,该校联手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和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打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专业,采取“导师制”小班培养模式,仅招收20人,定位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智能制造技能人才。

对于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清晰的未来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王世锋)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