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青岛先模故事㉓ | 刘元征:贫困村蝶变“全国文明村”的带头人

青岛日报2021年4月7日2版


带领全村人发家致富,刘元征奋力拼搏19年,让一个集体收入只有5万元的薄弱村走上了富裕路——

贫困村蝶变“全国文明村”的带头人

19年前,这里是一个混乱不堪的穷村乱村,村集体收入只有5万元;19年后,这里变成一个井然有序的富村强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3718万元,村固定资产6.8亿元,每年向居民发放福利1200万元,获评“全国文明村庄”……前后对比,天壤之别。而带领全村实现逆袭蝶变的,正是该村集体带头人——刘元征。

在刘元征(左一)的推动下,小区加装了45部电梯。 锡复春 摄

2002年1月,当时38岁的刘元征“临危受命”,担任胶州市三里河街道管理村党支部书记。“当时胶州市新城区刚开发建设,需要征用我们村土地1170亩,不少村民对此不理解,甚至很抵触。”在带领记者参观村小区时,刘元征打开了话匣子。据刘元征介绍,当时他的企业发展良好,对接手这个“烂摊子”顾虑重重,但经过深思熟虑,作为党员的他最终还是选择担起这个重任。

上任伊始,做通村民搬迁思想工作成为当务之急。刘元征认为越是这种关键时刻,越是需要靠党员、靠党建。“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在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实际上,我们治村‘法宝’就是靠党建。”刘元征回忆说,他上任后先把全体党员召集起来,重温入党誓词,对照党章找差距,并在每名党员家门口悬挂“党员之家”牌子,提醒党员“为党旗增辉”。就这样,村党组织“旧貌换新颜”,组织力“指数”不断攀升。在新城区征迁土地时,村党支部将村庄划片,党员包片联户、挂图作战,挨家挨户讲政策、做工作,最终村民同意实施整体异地搬迁,为新城区发展腾出空间。

长期靠种地为生的村民,突然失去土地怎么办?刘元征集思广益,决定抓住新城区建设机遇探寻新出路。2002年7月,管理村成立村集体所有的建筑工程、绿化工程和机械化施工3支队伍,让村里有能力的党员担任“小分队”队长,把村民分配到各个工程队干活。就这样,村集体赚得了“第一桶金”。此后,村集体又先后购买130亩土地,建设厂房、市场等用于经营出租。仅三年时间,就创收3000多万元,为村庄各项事业的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

“这是我们投资400多万元建的老年公寓和老年餐厅,70岁以上老人午餐全部免费。”在老年餐厅前,不少前来就餐的老人见到刘元征都热情打招呼。在刘元征的推动下,该村还设立管理村互助公益基金,为村民全额缴纳养老保险和新农合。2020年4月份以来,刘元征带领村民全力推进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全体表决通过后,仅用8天就完成两部试点电梯的安装。此后,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共投资4300多万元加装45部电梯,高质量、高速度完成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工作。

“持续推进稳定投资,让管理村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让老百姓生活水平再上一个新档次,这是我给管理村定的‘十四五’新目标。”刘元征坦言,这些目标偶尔也会让他焦虑,但更多的是激发他“再次出发”的动力。

党员档案

刘元征,男,57岁,199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胶州市三里河街道办事处管理社区党支部书记。先后被推选为胶州市、青岛市人大代表,获评胶州市、青岛市、山东省劳动模范,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等荣誉称号。(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通讯员 周宣辰)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