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7日讯 应用场景正成为现阶段工业互联网赛道的重要决胜场。自2017年上海发布全国第一个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制造业领域通过嵌入互联网、人工智能因子,正发生着神奇变化。上海电气,这一高端装备制造的排头兵,通过加快打造“AI+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实现产品、生产、服务、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工业互联网如何以数字化重塑上海制造,通过走进上海电气企业展示馆、“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风电IWIND数据中心,专业实训干部进行了调研与思考。
上海电气风电IWIND数据中心。
“百年老店”上海电气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02年的上海大隆机器厂,是上海近代机器工业的萌芽。中国第一套火力发电机组,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第一套核电机组,世界上第一台双水内冷机组……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众多“首创”,都诞生于上海电气,挺起了“大国重器”的脊梁。聚焦装备主业,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目前,数字化能力已逐渐成为上海电气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电气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总监、首席科学家黄猛(中),与专业实训干部赵维鹏(左)、段恒坚(右)在上海电气风电IWIND数据中心交流。
在上海电气风电IWIND数据中心,记者看到,通过监测智能化在线平台“风云系统”上的各项气象预测数据,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下,工作人员正远程数字化运维全国各大风场的发电风机。
“对风电数据中心来说,不仅要关注台风什么时候登陆,还要关注并预测台风登陆的前、中、后期对全国多达5000多台风机所产生的影响,及时对风机进行远程运维,以降低甚至避免台风对某些风场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而这,些都依赖于‘AI+工业互联网’的‘强强联手’。”上海电气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总监、首席科学家黄猛说。
相关工作人员讲解上海电气智能制造产业分布。
风电运维有多智能?在数据中心大屏前,黄猛向记者介绍:“黄海、东海和渤海部分海域的风速、浪高、涌高、海温、平均流速和最大流速等数据,都能进行监测。我们仅解决方案就有十几万条,针对风电机组的每一种修理,都有针对性方案,还有先后检查和修理的步骤。”
“过去,由于风电场分布广、风机数量多、工作环境恶劣,风机在运行时出现故障且难以及时发现,继而导致实地运维人力和培训专业技术人员成本的增加。而现在,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精准预测,助力企业业务从被动式服务向预见式服务转变,在避免风机更大故障损失的同时,也降低了运维成本。”专业实训干部赵维鹏说。
专业实训干部赵维鹏(左)、段恒坚(右)在上海电气风电IWIND数据中心。
作为国内大型综合装备制造业集团,上海电气的三大产业领域分别是能源装备、工业装备和集成服务。除了熟悉的能源装备板块,在工业装备领域,像三菱电梯是上海电气旗下企业,另外还有电机、环保、城市轨道交通、机床等等。因此,如何能够做好数字化转型,2017年,上海电气提出要建集团的工业云平台来承载这些业务组合,2019年工博会上,上海电气“星云智汇”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正式推出。
“对于这个平台,上海电气更多关注的是应用和行业方案这两个部分,平台很重要,但是如果平台上没有应用,没有行业解决方案,这个平台很快就会失去生命力。”黄猛介绍,“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上海电气就提出集团主要是建立这个平台的底层插座,让插座变得更扎实,更坚实。从接入层到平台层,再到应用层,从而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终价值。”
上海全面推进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着力点。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已培育打造了宝信、上海电气“星云智汇”、智能云科、中科云谷等15个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率先发力的上海已经形成了工业互联网的先发优势。
“通过向下‘联设备’、向上‘接应用’、平台‘建模型、优算法’,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倍增。”专业实训干部段恒坚来自青岛一家国有平台公司,他说,“下一步,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深入剖析这家企业发展的脉络,探索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路径,找准国有平台公司参与产业升级转型的切入点和契合面,主动融入数字基因、智能基因,助力国有平台公司和区位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驻沪记者 胡相洋 文/图)
责任编辑:荣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