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东港口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再出发,创造新的“中国高度” 

2020年8月30日 青岛日报1版

前湾港区,岸长2088米的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被赋予了生命一般的蓝色设备日夜不息,行云流水般地装卸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集装箱。

4月15日,在“德翔佛森堡”轮作业中,自动化码头一举创出桥吊单机效率每小时44.6自然箱的最新世界纪录,达到全球同类码头的一倍以上。

44.6——这个貌似平淡无奇的数字,见证的是中国破解“卡脖子”难题、突破发展瓶颈的志气。

“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连钢说:“以前都是跟着欧美走,但是现在我们制定了规范标准,世界自动化码头建设跟着我们走。这就是创新自信。”

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立项的2013年,传统码头的效率接近“天花板”,港口的科技转型迫在眉睫。

做完肺癌手术在家休养的张连钢,接到了集团的任命电话,既兴奋又有顾虑。兴奋是因为建设中国自己的自动化码头是他多年来的梦想,顾虑则来自于妻子的反对。回忆起这个决定,张连钢笑称自己是在“鬼门关”绕了一圈的人,如果没有妻子最终的支持做后盾,或许也就没有今天的张连钢。

立项之初,团队连自动化码头都没见过。在外国专家看来,直接上马无异于天方夜谭。有人甚至不屑一顾地说:“凭你们当前的技术水平,做出这个码头至少需要10年时间,不如直接购买我们的技术。”

但张连钢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码头必须符合青岛港实际需求!直接照搬国外技术,改动一个参数都要求诸于人,这个码头将来就不会成为高效码头。”

在一片质疑声中,张连钢带领项目组开始了“玩命”的调研论证和规划设计,联合合作伙伴攻克AGV自动导引车、ECS系统等一系列核心技术,用3年走完了国外常规8到10年的路。

“7年前论证的时候,自动化码头桥吊高度就超前规划为50米,相当于17层楼高,可以全天候停靠今年才下水的世界最大24000TEU集装箱船。尽管现在看来是很简单的细节,但当时经过了激烈的争论,拿到潮汐、水深、船级社各方面数据对比分析和预判。”用团队成员李波的话来说,自主创新就是在一个个争论中碰撞出来的。

2017年5月11日,对于团队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一天,自动化码头一期投入商业运营,平均单机装卸效率达到26.1自然箱/每小时,开港就打破世界纪录。

正是核心技术自己创造,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才能根据生产实际不断调整优化,并且效率越来越高。

今年上半年,许多海外码头在疫情影响下出现货物积压甚至被迫关闭,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反而多次打破纪录,吞吐量实现两位数增长。

勇闯创新“无人区”

尽管自动化码头一期开港就震撼了全世界,但“连钢创新团队”明白,单纯的跟跑永远只是追赶者,只有深入“无人区”的创新才能实现真正超越。

去年11月28日,全球首创氢动力自动化轨道吊、5G+自动化等6项技术的全自动化码头二期投产运营。

“我们建设自动化码头是从零开始,在有些专业问题上我们一定要虚心,但决不代表我们要盲目跟从,永远做跟在人家后面的小学生。国外自动化码头能做到的,我们要做得更好,他们做不到的,我们要做到。”这样的较真,使张连钢在别人建议延续一期既有方案时,毅然选择攻坚尚未在工业领域大规模应用的氢能和5G。

这也是团队研发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次“冒险”。彼时,氢能在港口领域只用于集卡车动力,5G尚未开始大规模商业化,试验自动化码头大型机械毫秒级延时的工业控制属于全球空白,毫无疑问这其中蕴藏了巨大的创新风险。

“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探索”“就算测试成功也用不上”……在他们7年来的研发攻关之路上,像这样的质疑和争论从未间断。但张连钢总是那个最后一锤定音的人。

敢于创新,才会有不同寻常的发现;敢于踏进“无人区”,才会让不可能变为可能。

团队大胆利用工业废氢为轨道吊提供电力,每作业一个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公斤。但轨道吊使用氢燃料电池组,取消了供电和通信卷盘,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无法使用传统的光缆技术。他们把目光放在了5G无线传输,在与华为、中国联通等进行数百次测试优化后,最终实现5G网络下的桥吊、轨道吊自动运行控制和高清视频数据回传等全场景应用。

对未知永远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这恰恰是科学研究的真正动力,也是“连钢创新团队”甘愿放弃常人能享受的乐趣,以一种几近“狂热”的执着和超乎常人的坚定和魄力,持续奋斗勇攀高峰的动力。

三大领域再度出发

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等一系列世界首创技术,自动化程度远超鹿特丹港和美国LBCT港等国外同类码头,获评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杰出成就奖、自动化码头最佳效率奖等海内外大奖……

在旁人眼里,功成名就的张连钢完全不用再那么拼,但他和同事每天仍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节奏,继续做前瞻性科研探索。在他的带领下,团队从优化升级、复制推广、跨界融合三大领域发力,掀起新一轮创新的浪潮。

“创新永远不会止步。自动化码头没有达到完美的程度,还在进一步优化升级,我们要始终保持自动化码头领域的领先地位。”团队成员殷健说。

开港作业至今,几个主要系统累计升级173次,优化功能2000多项。经过一次次优化升级,自动化码头流程管控系统已经成为一个有灵魂、会思考,可智能决策、系统管理的“最强港口大脑”。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新技术的不断注入,更让自动化码头向“自学习、自完善、自组织”的高度智能化发展。

虽然获奖无数,但张连钢觉得还远远不够,“研究成果应该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自动化码头不能光是自己用,要真正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可商业化的‘平民码头’。”

不久前,山东港口青岛港首个海外股权投资项目意大利瓦多项目二期土建工程建设完成,堆场和道口规划采用自动化操作系统。

沿着“一带一路”,从阿联酋阿布扎比码头再到意大利瓦多集装箱码头,“连钢创新团队”的脚步越走越远,将自动化码头技术和运营管理输出到海外。

作为国家省市重点研发计划的承担者,“连钢创新团队”的追求并不止于港口本身,他们要将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5G等一系列自动化码头应用技术扩展到更广阔的行业领域,开展无边界的融合。

“我们正与有关单位联合展开攻关,把港口技术与轨道交通技术融合。”殷健介绍。

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到领先全球的自信,这支年轻团队已锁定目标,选好路径,趟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周晓峰)

责任编辑:张兆新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