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承载历史的老城区链接未来!市领导带队协商督办重点提案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2日讯 老城区是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热闹的中山路步行街、寄托着故土情怀的里院,这些重要的历史城区和建筑,构成了许多青岛人难以忘却的珍贵回忆。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地开始将目光投向这片承载着城市文化和市民记忆的土地。因此,青岛市政协委员、省广先锋(青岛)广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文龙结合多次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关于开发运营以中山路为中心的西部老城区的提案》。

4月12日下午,青岛市政协党组副书记李众民带队到宁阳路街区、广兴里对张文龙的提案开展协商督办,大家来到更新改造项目现场,置身于带着满满“老青岛味”的老城区,大到更新改造的原则方向,小到改造后的燃气、供暖,都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张文龙在提案中写到:青岛市南区中山路为核心西部老城区总面积13.3平方公里,纳入历史城区核心区面积6.3平方公里,占全市91%,有省市级优秀历史建筑265处。市北区有四方路、馆陶路、上海路-武定路、黄台路、三江路、无棣路、长山路7个片区,有保护建筑565处、文保建筑28处;上述地区有着众多类似之处,能否完成蝶变,是青岛老城区重振的机遇和挑战。他建议,成立市级统筹小组,统一规划,分区域、分主题、分阶段开发,以此紧扣时代和时尚的主题,打造更好的开发效果,保留老建筑、老里院的灵魂和故事;借鉴上海新天地的经验,将整个片区统一管理,整体系统规划;采用只租不售、长期战略运营的方式培养商业氛围,扩大招商的效果和效益,引入国际及国内行业头部机构尤其是商业资源,将商业和人群聚集起来。

据介绍,2021年3月13日,青岛建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市委副书记、分管副市长为执行总指挥的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对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和国际邮轮母港区改造更新进行市级统筹规划设计。青岛市积极调度市南区、市北区历史城区保护更新工作,保护修缮一批老建筑,通过招商进行活化利用,吸引人流回归老城,有力激发了老城活力。2020年,共组织10批120处保护建筑的分级评估报告专家评审,完成了8批96栋保护建筑设计方案审查。2020年全年共开展广兴里、宁阳路等50多个里院,约160栋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在招商运营方面,市南区、市北区也通过市场化招商、利用平台公司精准招商等方式,推动现代产业资源落户老城区,成效初步显现。下一步,青岛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将坚持精准定位、文脉契合、产城融合多元互补的原则,打造“老建筑+新消费”“旧里院+新经济”“原场景+新体验”的产业应用场景,推动西部历史城区业态提档升级,坚持保护发展原则,在整体改造提升城区发展环境,推动打造青岛时尚新地标;按照培育特色产业,多元融合发展的理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地引导商业发展,有效带动提升西部历史城区的商业集聚力和发展活力。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市政协常委、委员结合自身专业和经历围绕历史城区保护更新进行了交流和座谈,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

市政协常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主任、教授邓庆尧是个土生土长的“老青岛人”,再看老城区,邓庆尧对这片承载着他许多童年回忆的地方仍然怀着深厚的感情。中山路邻近青岛站、栈桥,区位优势明显,但根据调查,多数外地游客来青后在中山路停留的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当前,青岛的大型卖场、商场数量几近饱和,对于中山路的招商应该有一定的规划。我们从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到,中山路上曾经有过辉煌的老字号,我们能不能通过税收减免、奖补政策等形式把它们再次吸引过来?或是将啤酒节、糖球会一些节庆活动吸引到中山路片区来?”邓庆尧说:“老城区一头连着城市的历史、青岛人的历史,另一头面向未来,老城区历史转型,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希望未来的中山路绿树成荫、商户林立、游人如织、灯火辉煌。”

市政协委员、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乙潜说:“在开发运营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放在重要位置,要立足‘街区共生化、管理智慧化、更新可持续、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借力开发运营,促进老街风貌恢复、改善区域人居环境,还居民舒适清洁的生活环境。要坚持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发力点,实现街区更新的可持续。要坚持以开发运营与保护传承相并重为立足点,在开发运营中要保护好我们的文化底蕴、历史底蕴,同时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契合点,达到一个‘多赢共赢’的局面。”

市政协委员,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院赵广俊则结合自身经历从历史城区保护更新的原则方面提出了观点:“我们常说‘修旧如旧’,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在更新改造时我们也要去挖掘建筑本身的历史渊源,从这方面去审视保护更新的方向。目前,我们在修复老建筑时常保留其外立面和内部结构,但由于砖石结构内部空间较小,这与充分发挥建筑作用的想法是冲突的。”赵广俊谈起他主持修复现在位于韶关路54号的民主党派办公楼时的经历:民主党派办公楼是30年代的一栋日式建筑,建筑内部已经比较陈旧,在主持修复时,赵广俊提出对这栋楼进行恢复性重建,在保留其意象的前提下对内部结构进行改变,而把外观基本恢复到从前的状态,同时满足建筑的历史性和实用性。赵广俊说:“我们要站在时代的角度去,通过历史城区修复更新串联起城市的历史、现在与未来,而我们现在所作的,同时也是创造未来的历史。建筑是冰冷的,但环境是有温度的。随着未来民宿、工业设计等业态的引入,我们要做的是将人群吸引到这里,要以发展的、历史的眼光去看待文物建筑保护,不是仅仅将老建筑进行一个复原,而是要去引入更加时尚、更有吸引力的平台,打造一个立体的、全息的、热闹的景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蔺君妍 通讯员 王淼)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