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农在果园精心打理果树。
四月的莱阳,春光正好。在莱阳梨核心产区的照旺庄镇,一眼望不尽的上万亩梨园,如雪的梨花绽满枝头,让这片梨海泛起蓬勃生机。
近段时间,2021年烟台市政府报告中提到的“莱阳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了这里热门话题,无论是烟台市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莱阳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1—2025年)》,还是莱阳市确定的“提品质、保品牌、扩规模”的总体规划,都明确了一个目标:“擦亮‘莱阳梨’这块金字招牌,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记者日前走进“梨乡”,在独特的油沙地中感受正在发生的新变化。
四方聚力塑品牌
一大早,照旺庄镇芦儿港村村民王庆华就在自家梨园里给梨树授粉,脚下的油沙地如同踩在海边的沙滩上。“专家经常会来梨园提供技术指导,现在我管理果园的水平大幅提高。”看着满树的梨花,王庆华欣喜地告诉记者,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以及给予梨农的众多利好,让他对未来发展充满希望。自从加入了镇上牵头成立的梨乡梨源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王庆华打理梨树变得更加上心,他最清楚收获的喜悦背后,是梨农一年精心呵护的辛劳。“既然签了合同,那咱就得保证品质,否则联合社不收,也卖不上价。”
王庆华念叨的专家,来自莱阳梨产业振兴专家工作站。这个站就建立在莱阳梨主产区照旺庄镇,受村民们自发的邀请,由烟台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林建材带队的十几名专家组成的“豪华阵容”,成为了梨农们的技术顾问。
“如今国内整个果业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不留余地地追求产量忽略品质,只会走进死胡同。”这天上午,专家工作站里正在举行一场农技交流会,烟台市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体系建设科科长李文武的话,引起了在座梨农们的共鸣,大家一致认为,只有好品质才能维护好口碑,今后土壤改良和环境优化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位于万第镇小院村村南的洞藏酒窖中,正在进行着一场特殊的品酒会,裕润酒业董事长赵焕志端着酒杯给游客们介绍着自家的产品:“这是莱阳梨烧,一种用莱阳梨酿造的酒,我们有自己的示范梨园,去年酿酒用了2000吨……”作为多年来致力于莱阳梨产业拓展的企业家,赵焕志一直认为,只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才能做大做强。“只卖梨,一斤不过两三元,通过精深加工,收入至少翻几倍。围绕‘梨’字做好服务旅游业,收入更加打着滚往上翻。”
“推动莱阳梨高质量发展,要坚持项目化运作、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产业化发展,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带动梨农增收致富。”烟台市莱阳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莱阳市市长李冬如是说。同日,他正带领莱阳市相关部门、镇街负责人与鲁商乡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就中国梨乡田园综合体项目合作细节进行最后的洽谈。双方就拉长莱阳梨产业链、综合体项目规划等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对合作达成一致意见。
以上,是莱阳一天内发生的事情。不难看出,眼下在这片因“梨”而闻名于世的土地上,自上而下的规划布局与自下而上的市场驱动并驾齐驱,各方力量汇聚,交织成一场轰轰烈烈的“莱阳梨”品牌复兴行动。
品牌价值潜力巨大
400多年悠久的栽培历史、五龙河流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烟台苹果莱阳梨”的家喻户晓,还有“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山东省第一个水果证明商标”等一系列的荣誉……
关于“莱阳梨”的品牌价值自是不必赘述,但在一些专家眼中,莱阳梨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它的名气是不相符的。“莱阳梨的种植模式比较松散,过去梨农们各干各的,只能跟着市场随波逐流。” 莱阳市农业农村局宫玉东曾经在果树站工作,他直言,过去一些年莱阳梨在种植上和全国很多水果一样,跟着市场走了一段弯路。“只要外观好看、个头大,就能卖上价格,至于味道就不那么重要了。梨贩为抢市场提前半个月收梨,即便没有熟透梨农们也不得不提前采摘,梨在运输中成熟自然会影响口感,进而有损口碑。”
从2010年开始,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每年发布“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莱阳梨”品牌一直上榜。从最初的3.69亿元,到2016年的5.65亿元,再到最新2020年的8.43亿元,“莱阳梨”品牌价值一直稳步增长。但同时要看到的是,榜单中,“库尔勒香梨”“蒲城酥梨”等梨类果品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都在裂变式增长,虽然在种植面积等方面存在差距,不能简单地横向对比,但仍能看到莱阳梨在市场价值上的巨大潜力。
三产融合未来可期
那么,莱阳梨未来该怎么走?
“到2025年,全市莱阳梨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建设优质无病毒苗木繁育基地,建设莱阳梨标准示范园10个、5000亩,完成2万亩老劣梨园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莱阳梨精深加工能力,力争产业链产值达到20亿元。”这是《关于加快推进莱阳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的未来五年目标。
高质量发展,正是不断破题、解题的过程。在实际推进中,莱阳市思路清晰——
第一产业的“一体化管理”。截至2020年底,莱阳市共有梨园6.2万亩,产量13.15万吨,产值7.65亿元。目前,莱阳市建立了山东苹果·果业产业技术研究院莱阳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三大专家技术平台,共同为生产健康高品质莱阳梨提供科技支撑,今年计划发展新梨园1600亩,打造现代标准化示范园3个。此外,政府牵头联合11个核心产区村庄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联合社,通过规范化管理保证梨果品质,引导梨农诚信经营,杜绝早采早购、不以次充好、不低价竞争。同时,与梨农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为梨农兜底,提高积极性。
第二产业的“产业化发展”。目前莱阳市建有莱阳梨冷藏库97座,贮藏能力达到11.83万吨。山东一品堂实业有限公司、梨润堂等20多家莱阳梨加工企业组团发力,每年加工能力2.5万吨,生产梨汁、糖浆、梨酒、梨膏、果脯等产品,推进莱阳梨由初加工向精深加工的转变。未来将进一步突出特色、统筹资源、聚集效应,以产业工业园模式吸引国内更多的龙头企业、农业科研机构、物流企业参与其中。
第三产业则开启了“项目化运作”。成功引进鲁商、新农创等大企业,正在推进的鲁商田园综合体、新农创万亩莱阳梨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都是三产融合的大手笔。“要以系统思维来谋划全域景区化,形成一产为核心、二产为辅助、三产为亮点,适度开发,统筹互促。”鲁商乡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莱阳项目负责人王运详告诉记者,项目初步规划中,重点建设范围几乎涵盖整个五龙河流域的莱阳梨核心产区,面积达12540亩,以中国轻度假旅游目的地、莱阳梨高质量融合产业聚集地为目标,打造可运营、可持续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与此同时,以“一心、两带、四区”为总体布局,占地9480亩的莱阳梨高效农业示范园项目,着力打造集育苗、研发、种植、仓储、加工、销售、文旅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体系。
“近期正在成立烟台市梨产业协会,规范‘莱阳梨’品牌管理,通过组织莱阳梨销售主体参加全国展会、举办莱阳梨文化节等节庆活动,进一步扩大莱阳梨知名度。”莱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梁雷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擦亮“莱阳梨”品牌的行动中,目标清晰信心十足,“这份动力来自乡村振兴的干劲儿,也源自于梨乡人内心深处对建设美好家乡的愿景”。(YMG全媒体记者 邵壮 通讯员 李梦 王海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