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排企业家在青岛达成这些共识

我们正在经受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考”:当前,特别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上加变,全球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前所未有,我们正处在历史上一个十分关键的档口。

这一重大的历史变局,无论对全球治理、国家兴衰,还是企业发展,乃至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如何应对这场大考,事关企业发展,更关乎中国经济走向。

8月28日-30日,以“大考下的中国企业”为主题的2020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六届夏季高峰会在青岛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领域的知名企业家、经济学家代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用思考和实践“应考”。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小的单元、最有活力的主体。此次高峰会深入探讨中国企业乃至中国经济如何谋长远、育新机、开新局,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在这样一个关键节点,青岛张开双臂欢迎亚布力,亚布力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青岛,这源自双方的气质相投与互相懂得。

透过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群体的视野、格局、胆识、智慧,也看到了中国企业家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的坚定信念和家国情怀。

在青岛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城市对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与担当,对化危为机攻坚克难的笃定,看到了一个城市在变局之下,与企业家风雨同舟、相互成全的温情。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企业和企业家是我们的底盘。青岛愿为全国的企业家们提供一个开放创新、便利舒心的发展平台,建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加优质高效政务服务环境的‘4+1’发展生态,与大家一起,共同打造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共同发挥好青岛在推动国内大循环中的‘双节点’作用,共同建设中国北方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基地,共同推动胶东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高峰会开幕演讲中说。

1、大考之下,活下来就是最大的挑战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企业猝不及防,生产经营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正面临生死考验。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自今年2月以来,持续开展了跟踪问卷调查,近日发布了新一期《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发展影响的跟踪调查分析报告》。调查结果表明,随着中央和地方各种支持市场主体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地实施,以及“六稳”“六保”工作的稳步推进,疫情对企业的冲击面已经呈缩小趋势,但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有12.9%的企业表示“影响非常大,可能导致企业经营难以为继”;32.6%的企业表示“影响比较大,会造成企业经营困难”;6.1%的企业表示“影响极大,使企业面临倒闭危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5114.9亿元,同比下降12.8%。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9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1个行业持平,31个行业减少。6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合计68.41万亿元,增长6.4%;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天,同比增加2.5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6.6天,同比增加8.8天。

由于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弱,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更为严重,市场需求不旺、融资难融资贵、成本高负担重等各种困难叠加。

“全世界都在经历疫情的大考,很多企业可能感受到的是火上的‘烤’。对企业来说,活下来就是最大的挑战。”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轮值主席、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高峰会开幕演讲中说。

2、应对大考的“企业策”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思想交流平台,汇聚了中国最具思想力的企业家。成立20年来,论坛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对新一代企业家的带动力、引领力也越来越强。

在创立20周年之际,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高峰会走进青岛,恰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疫情的双重叠加。正因为此,本届高峰会备受关注。

经济发展之路也好,企业成长之路也好,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免不了爬坡过坎。从改革开放冲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到2001年加入WTO接受经济全球化的洗礼,从1998年席卷东南亚的金融风暴,到2008年全球肆虐的金融危机,从此起彼伏的贸易战,到2003年的非典疫情、今年的新冠疫情等“黑天鹅”事件,莫不如此。

身处变局、危局之中,关键是要有穿透迷雾、直抵真相、善于突围的智慧与勇气。

“新时代是信息化时代,是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不触网、不上云,早晚会出局。这是大势所趋。”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兆前说。

“疫情加剧了地缘政治、加剧了全球竞争,而归根结底是数字化的竞争和转型。企业今天面临很多的挑战,但数字化的转型是未来真正的大考,现在的企业要么‘烤成熟’,要么‘烤煳’,数字化成了起点和分界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副总裁朱民说。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理事长,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认为,这次疫情对中国最大的推动,是加速了中国整个社会,包括政府、企业还有个人的数据化进程,就是拥抱科技、拥抱数据,中国可能会率先进入到数据时代。

刘永好认为,对产业的数字化升级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发展的需要,而是未来产业生态的需要,数字化转型能够在危机时刻为企业带来转机,也能在企业追求长期发展目标的道路上持续注入动力。

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

疫情发生以来,不少企业抓住平台化、数字化、共享经济等新机遇,化危为机、逆势增长,特别是以网络购物、远程医疗、网上展会、远程办公、远程教学、无接触配送等为主要形式的无接触经济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变化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企业家和企业,就是在不断地应对变化中成长与发展的。

3、青岛与企业家一起“迎考”

在这个重大的变革的时代,青岛能为我们的时代,能为我们时代的企业,能为我们时代的企业家做些什么呢?

青岛的选择是:让企业分享城市红利,做企业的“避风港”,与企业共进退!

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岛发展寄予厚望,要求青岛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推动形成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新格局,要求山东半岛城市群发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特别要求青岛发挥港口门户城市的优势。

这一切,都突显了青岛在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开放战略中的独特地位,意味着在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阶段,青岛必须成为中国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这是青岛的责任,是城市发展的机遇,自然也是企业的机遇,“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已经成为投资界广泛共识。

青岛的重大机遇不止于此。既是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又是北方第三大城市,是黄河流域九省区的经济出海口,可以说,青岛正处在中国经济南北东西大循环的“双节点”上,必定会对促进各类市场资源要素加速流动、循环、联通发挥独特作用。企业家来到青岛,就是面向胶东半岛、面向山东,面向黄河流域,乃至面向中国北方。

世界经济秩序在重构,谁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加速调整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确定自己的独特价值,谁就拥有了对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动。

青岛立足工业门类齐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13条产业链,联合华为、腾讯、科大讯飞、商汤科技等15家头部企业,重点打造中国人工智能应用与服务产业高地;依托中国第一、世界三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的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依托已经形成的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这些恰恰就是位于当前产业最前沿、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创新领域,是企业的机会所在。

在“大循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北方地区必将迎来一个“补课式”的较快增长阶段。正在着力推动的由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照五市组成的胶东经济圈,无论是经济体量、区位优势还是战略价值,都具备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潜质。走进了青岛,就走进了拥有3200万人口、3万亿经济总量的胶东经济圈。

“能赶上这个追求伟大复兴的时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能与我们的国家、民族同奋斗、共荣辱,是我们这一代人最大的人生价值。青岛愿为全国的企业家们提供一个开放创新、便利舒心的发展平台,一起来迎接这场大考。”

青岛张开双臂,向广大企业家作出郑重承诺,发出诚挚邀请,与广大企业家一起,共克时艰,共创未来,共享荣光!

作者 | 沈默   编辑 | 木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