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暴再度来袭,全球气候频走极端!拿什么拯救“爆表”的地球?

继今年3月近十年来最强沙尘暴天气席卷中国北方大部分城市和多个东亚国家后,4月14日至16日,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西部自西向东再次出现沙尘暴、扬尘和浮尘天气,部分地区有短时PM10重度污染。

本次沙尘影响范围大,目前华北大部区域空气质量处于5-6级重至严重污染。监测显示,16日9时,天津、石家庄、邯郸、保定、沧州、衡水、太原、济南、章丘、泰安、临沂、许昌、漯河等城市空气质量出现重度或以上程度污染。

2021年4月16日,天津迎来沙尘暴浮尘天气,空气质量变差。

与往年相比,今年沙尘天气似乎格外多。“今年沙尘天气确实是偏多的,迄今已经发生了7次。”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饶晓琴说,至于民众担心的沙尘天气会不会成为常态?饶晓琴明确指出,那是不会的。

长期来看,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冬季风势力、冷空气活动减弱,起沙的动力条件同样减弱。从常年统计来看,3-5月是沙尘天气多发季节,沙尘过程占全年的80%左右。预计4月下旬以后,随着北方地区降水逐渐增多,气温升高,有利于植被的生长,起沙的下垫面条件逐步改善,沙尘的影响范围和强度会趋于减弱。

“但是,中国北方沙尘暴主要发生在春季,未来一个多月仍然是沙尘天气活跃的时段,今年整体沙源地地表情况不太理想,如遇有利天气形势,仍有可能出现沙尘天气。”饶晓琴补充说。

忽冷忽热走极端 全球气候系统被“玩坏”?

相比呼啸而过的沙尘,极寒天气、高温热浪、洪涝干旱等极端天气会带来更严重的威胁!

2月21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攀升到25.6℃。石家庄27.3℃,郑州28.3℃,西安26.5℃,合肥28.7℃……在强大暖气团和晴空辐射影响下,2月19日至21日,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迅速升高,全国超过25%的市(县)日最高气温突破2月历史最高值,相当于常年5月的气温水平。

这样温暖的天气,和此前一个多月的寒冷天气形成很大反差。

1月6日至8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遭遇强寒潮影响,在北京、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的50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最低纪录。1月7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最低气温达-19.6℃,创1966年2月之后最冷气温纪录。

“这种天气忽冷忽热、走极端的现象,近年来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介绍。

2014年1月7日,全美有50个城市打破了最低气温记录,纽约最低气温跌至-16℃,打破当地118年来的低温气象记录。

2016年1月22日,冬季风暴乔纳斯(Jonas)裹挟强风暴雪,袭击美国大西洋沿岸中部和东北部部分地区,造成17人遇难。

2018年1月,美国东海岸爆发性气旋影响打破近百年来最低纪录,波特兰达到零下23.9℃,打破了1941年的历史纪录。

2018年3月,极端寒流横扫欧洲,德国部分地区夜间气温下降至-24℃,爱沙尼亚气温则低达-29℃,瑞士有些高山地区甚至出现-40℃的低温。

2019年1月,澳大利亚平均气温较1961-1990年同期偏高2.91℃,为1910年有记录以来最高;3月2日,塔斯马尼亚州气温高达39.1℃,创当地131年来的最高纪录。

2019年6月,欧洲平均气温较1910-2000年同期偏高2.93℃,为1910年以来最高。其中,法国南部加拉尔盖莱蒙蒂厄市最高气温达45.9℃,创法国气象观测史上最高气温纪录;德国勃兰登堡最高气温达38.6℃,刷新70年前的6月最高气温纪录。

2019年6月10日,美国西部出现破纪录高温,加州圣地亚哥局地气温达45℃,打破当地高温纪录,北加州连续发生多起森林大火。

全球变暖加剧气候系统不稳定性 《雾都孤儿》时代结束了?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极冷、极暖和强沙尘天气接踵而至的现象,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表示:“根本原因是全球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全球变暖会改变全球的大气环流形势,通过海洋和大气、陆地和大气的相互作用影响局地气候。”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指出,全球变暖导致一些地区暴雨、洪涝、干旱、台风、高温热浪、寒潮、沙尘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而且强度增大。”宋连春说,过去“几十年一遇”甚至“百年一遇”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正变得越来越常见。

而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极有可能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因。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碳排放有所下降,但气候变暖的脚步并未停止。”宋连春说。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气候声明,202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2℃。2011—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10年,最暖的6年都在2015年至2020年。

大雾笼罩“雾都”伦敦

“夜色一片漆黑,大雾弥漫。店铺里的灯光几乎穿不过越来越厚浊的雾气,街道、房屋全都给包裹在朦胧混浊之中。”一部《雾都孤儿》使伦敦“雾都”的形象根植人心。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迎来高速发展。但繁华之下,空气污染、环境破坏等问题也接踵而来。

1930年1月,比利时发生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20世纪有纪录以来最早的一次大气污染惨案;美国洛杉矶上世纪40年代初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危害延续了数十年;英国伦敦1952年12月发生持续5天的毒雾事件,造成数千人死亡。

为此,比利时在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后出台《反对大气污染法》,同时优化发展方式、鼓励绿色交通;美国联邦政府于1955年、1963年、1967年先后颁布《空气污染控制法》《清洁空气法》和《空气质量法》,直至2007年洛杉矶地区的空气才达到清洁标准;英国在1956年颁布《清洁空气法案》,后来用30年才摘掉伦敦“雾都”帽子。

“空气污染虽得以基本解决,但长期累积的温室气体作用仍持续加剧。这也是现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减排责任分配上存在明显分歧的历史原因之一。”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历史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都远高于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却相对较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也更弱。此外,资金援助、技术转让等领域分歧也为全球治理带来挑战。

低碳理念需更加务实 气候变化到底和“我”有什么关系?

应对气候变化,全社会广泛参与不可或缺。调查发现,虽然很多人了解全球变暖的基本情况,却不知道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更不清楚如何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研究机构媒商实验室近期一项研究显示,某媒体2020年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报道有400篇,整体偏宏观,绿色、发展、联合国、全球等是高频词,碳排放、温室气体减排等是核心议题。

“公众对这些宏观议题接受程度有限,大家更关心的是,气候变化和‘我’到底有什么关系。”媒商实验室首席专家、中国传媒大学媒介素养教学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颖认为。

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有一家叫“麦浪”的民宿。游客离店前,扫扫二维码就能知道自己住店期间的能耗和排名,节能效果显著的,还能获得住店优惠。这项活动名为“低碳入住计划”,参与的酒店不仅美誉度有所提升,也赢得了不少回头客。

“贴近公众,让公众有成就感,还能获得实在的奖励,有效调动参与的积极性,这是引导公众积极投身绿色低碳行动的关键。”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主任、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教授说。

“简约生活、参与低碳行动,普通百姓其实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光盘行动、垃圾分类、节能节水、选择绿色产品等。”郑保卫说,关键在于真正行动起来,在于日复一日的坚持,这才是我们从个人角度出发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要义。

气候问题无国界 惟合作能推进全球气候治理

自20世纪80年代起,气候变化逐渐成为涵盖全球治理、外交、环保、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综合议题。“从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到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制度,国际社会经历了很长时间。”周兵强调,极端天气并非仅影响某一地区、某一人群,而是具有全球性或区域联动性,牵一发动全身地产生难以预测后果的蝴蝶效应。

从1992年多国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如今《巴黎协定》进入全面落实的关键阶段,国际气候治理逐步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向“国家自主贡献”推进,谋求以制度设计弥合分歧。

2016年4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巴黎协定》高级别签署仪式,并代表中国签署《巴黎协定》。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两大经济体,也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居前的国家,在国际气候治理中,大国作用和责任更加突出。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中国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累计下降18.2%,全国实现超低排放的煤炭机组达到8.9亿千瓦,占煤电总装机容量的86%。中国建成的世界最大规模超低排放清洁煤电供应系统,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国清洁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达23.4%。同时,在2020年9月举办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首次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

美国总统拜登就职首周即在白宫签署多项政令,宣布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政策举措。2月19日,美国宣布正式重新加入《巴黎协定》。白宫日前发表声明称将于本月举办领导人气候峰会。各种迹象表明,美国也正在从无视气候变化、废除气候变化道路上“回归”。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中美双方重要的合作领域之一。14日至17日,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访华期间,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同其在上海举行会谈,就中美气候变化合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等交换意见。

和合共生,命运与共!千百年来,人类面临各种灾害的侵袭,对灾害的抗争和思考从未停止,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有助全球气候治理开启新航程。

(王乐双 综合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央广网、海报新闻、中国天气网等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