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沧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就像阳光一样,每天照暖周边7个社区6万余名群众的心。而在一束束温暖人心的阳光里,逄晓是至关重要的那一束。作为一名资深社会工作者,也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沧口人,逄晓见证了沧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运营一年多时间里,她全身心地参与到了各项基层工作中,从组织居民活动、策划文艺汇演,到调解邻里纠纷、慰问辖区老人,从扶弱济贫,到助人自助……她把社区居民当家人看待,把一项项琐碎的社区事务当成自己的家事来办。
每周组织50多场文明实践活动
她是居民眼中的“娘家人”
8月21日下午,一场七夕节主题活动在沧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拉开帷幕。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逄晓辗转在后台和观众席之间,一会儿安排现场的配乐播放,一会儿招呼接踵而至的居民落座,脖子上挂的手机时不时响起,她就一个箭步冲向门外,找安静的地方接听电话。忙碌起来的她,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像这样的大型群众活动,逄晓几乎每个月都要策划、组织一两次,而像书法培训、舞蹈课堂、剪纸沙龙、电影放映、书画展览、够级比赛这样的小型文明实践活动,她每周都要组织50多场。逄晓:“沧口街道是典型的老城区,这里中老年居民众多,长久以来,居民公共活动的种类十分单一,基本上就是广场舞和打扑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建成后,我们就给居民们搭建起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尽可能多的丰富他们的文娱活动,让居民有地方玩、有伙伴玩。”据了解,运营一年多时间,在社工们的努力下,沧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培育出了72支居民自组织,涵盖舞蹈、摔跤、声乐、器乐、棋牌、书法、绘本、烘焙、公益服务等十几个领域。从请居民来参与,到陪居民参与,再到看居民参与……逄晓用365天全年无休的陪伴和一天12个小时以上的默默值守,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打造成了备受居民喜爱的公共活动空间。
卢萍是沧口街道的一位居民,平时没别的爱好,就喜欢扭胶州秧歌。以前,她扭秧歌只能去社区小广场,“冬天冷,夏天热,下雨阴天也不敢出去”。有了沧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逄晓为像卢萍一样的秧歌、舞蹈爱好者们专门开辟了训练室,还安排了固定的训练时间,让他们告别了日晒风吹,能在公共活动空间里体面地跳舞、扭秧歌。因为对逄晓工作的认可,卢萍总是称呼逄晓为“娘家人”:“他们做社工的很辛苦,给我们安排课程、策划演出、清洁训练室,训练间隙还帮我们端茶倒水,我的孩子都没服务得这么周到,你说他们不是‘娘家人’,谁是‘娘家人’?”
2500个微信联系人
一大半是辖区居民
做社工,大部分时间都在和居民打交道,从业8年,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逄晓都能和居民们亲如一家。用她的话讲:“这没什么难的,只要把居民当家人看,把居民的事当成自己的家事来办就行了”。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运营步入正轨后,平均每天有400多名群众前来参加公共活动,遗失或错拿东西的事情时有发生,每次遇到种情况,逄晓总是不遗余力地帮助居民寻找失物。就在不久前,参加小提琴培训时,一位阿姨的琴盒在训练结束后被错拿了,当她发现后第一时间向逄晓求助。“琴盒外表都很相似,难免拿错”,逄晓回忆道,为了帮助阿姨找回琴盒,她利用业余时间,翻看了超过100个小时的监控录像,最终找到了那个错拿琴盒的居民。
事后,那位阿姨专程前来道谢,说那把琴是家人送的,有纪念意义。逄晓:“琴盒虽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可能对使用者来说意义非凡,翻看100个小时的监控,找回居民的情感寄托,值了!”像这样的事,逄晓还经历了很多。在沧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工作这一年多时间里,逄晓手机微信里的联系人从800个涨到了2500个,这其中大部分联系人是辖区的居民。加的人多了,逄晓的手机便成了居民的“信息台”, 安排课程、报名活动、预约空间……居民们只要在微信上留个言,逄晓就会一一处理。“做好社会工作,要依靠情感的积累和信任的叠加。居民之所以一有事就找我们,那是因为信任我们,这份信任不能辜负。”逄晓说。
“被居民需要是一种幸福”
社工的社会使命是“扶弱济贫”,这一点,从入行那一刻起,逄晓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因此,除了负责党群服务中心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日常运营工作,在关怀街道的困难群体方面,逄晓也从不缺席。
让逄晓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25岁的残疾女孩——吕玲玲(化名)。在距离沧口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不远的地方,有一处残疾人辅助就业中心,吕玲玲就在这里工作,她日常靠串珠子做简单的首饰,一个月能拿2000元的工资。吕玲玲出生时难产,出生后宣告脑死亡,是爷爷奶奶把她带回家,经过照料奇迹生还,但是落下了重度智力残疾。去年春节前夕,逄晓去慰问残疾人辅助就业中心时认识了吕玲玲,这个女孩的故事令她动容。交谈过程中,逄晓问她有什么新年愿望,吕玲玲吃力地说:“我想买新衣服”。这令逄晓十分费解,“她一个月有2000元的收入,不会连新衣服都买不起”,当逄晓继续追问时,吕玲玲的回答让人泪目。“她说,她挣的钱是要给奶奶治腿的。”原来,吕玲玲的奶奶患有严重的腿疾,吕玲玲之所以不舍得买新衣服,是要攒钱给奶奶看病。
得知了吕玲玲的心愿,逄晓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在沧口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下发起了 “让梦想发声”微心愿认领活动,最终,吕玲玲的微心愿被李沧区关工委的爱心人士认领,不仅给孩子完成了新衣服的心愿,还帮助奶奶解决了一部分医疗费用。之后,和吕玲玲的微心愿一起被认领的,还有独居老人的生日愿望、摔跤娃娃的比赛赞助等10个微心愿。可以说,正是有了逄晓的积极动员,辖区困难群体的微心愿才能被爱点亮。逄晓:“我一直认为,被居民需要是一种幸福,尤其是被那些真正需要你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实现心愿的人需要,因为你的一个举动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做社工以后,她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我到底算不算是一名合格的社工”。逄晓说,当看到爱心人士把新衣服送到吕玲玲的手中,吕玲玲露出如阳光般灿烂的笑脸时,她找到了答案。
责任编辑 刘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