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蓝图绘到底”带来哪些启示?青岛市商务局“问道”苏州探究园区发展密钥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2日讯 姑苏城外,正值草长莺飞、桃花相映的时节。近日,市商务局组织全市开发区管委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市委组织部在苏州举办的青岛市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一把手”专业化领学研修班。他们怀揣着求是解惑的渴望,走进苏州工业园区,以“青岛之问”探究这座城市园区发展的密钥。

据了解,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于1994年,行政辖区27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30万。2016年-2020年连续5年位居全国国家级经开区综合排名第一位。2020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07.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77亿元,进出口总额92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目前,园区已累计引进外资企业近5000家、实际利用外资400多亿美元,累计引进科技创新型企业6000余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余家,年发明专利授权2500件,累计上市企业47家。

这些数字背后,正是苏州模式所展现出来的强大驱动力,也是此次最值得研修班深入思考和推演的发展经验。

“一张蓝图绘到底”带来的启示

从一张规划图起步,历经27载沧桑巨变,苏州工业园区始终坚持“无规划、不开发”,从土地利用到生态环保,到城市空间的科学安排,再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系统谋划,27年间,纸上的图景逐一拔地而起,练就了一座创新之城的“颜值”和“气质”。

“苏州工业园一张蓝图绘到底,体现的是设计者的前瞻性和高标准。”听完苏州工业园原管委副书记杨建中的课后,学员任凯感触颇深。上世纪90年代初,在国内一些城市的工业园区建设还停留在“边开发、边规划”阶段时,苏州工业园区就借鉴新加坡和国际先进城市规划建设经验,确立了“建设跟着规划走”的原则。“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工业后商业,在规划之初就确定了‘九通一平’的建设标准,后来达到‘十通一平’,如果放到现在,这也是很高的标准。”任凯说。

同样很有感触的还有即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周玉晓。他认为,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建设方面,有三点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一是规划留白,预留一定规模的发展用地,暂时用作公共绿地,为园区发展留出了弹性空间;

二是集约利用土地,对工业、住宅、绿地、商务等用地按照32%、22%、14%、2.4%的比例做出明确规定,土地开发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三是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借鉴新加坡经验,建成20处邻里中心,将商业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农贸市场、社区门诊等都集中到一起,每个邻里中心辐射半径0.5-1.5公里,能够为2-3万户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为苏州工业园区打造宜产、宜居的发展环境奠定了基础。

开放如何赋能一座城市?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苏州工业园区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成为国内改革开放活力最强、发展质量效益最高的区域之一。

“我认为,苏州开放的主要特点是瞄准选对产业方向,构筑国际开放平台,通过外向型经济筑基,吸引大量外资集聚。”在研修班每天晚上的讨论环节,“开放”一词,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苏州何以开放,怎样开放,开放中遇到的问题怎样解决?这都是研修班商务组重点关注的问题。

围绕青岛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市委、市政府“项目落地年”工作部署要求,研修班带着问题、深挖经验、找实对策,白天参观学习,晚上组织研讨,形成小组学习体会9篇。“对比苏州,我们开发区的开放水平相对落后,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高端产业集聚化水平较低;二是对头部企业、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三是存量外资项目多集中在低技术、低附加值产品领域。”来自莱西经济开发区的翟海鹏在自己的学习体会中这样分析。

青岛经济开发区的李博认为,借鉴苏州对外开放,青岛经济开发区应该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好产业定位和细分,在招引头部大企业的同时,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多梯次企业集群,建立围绕产业链服务的平台公司,设立专项基金、产业孵化器等,为高技术中小企业提供成长的沃土。

科技创新形成强大驱动

围绕科技创新,研修班听取了苏州市商务局、苏州工业园、昆山经开区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的经验做法介绍,实地参观了苏州工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综合保税区及昆山经开区等园区,近距离、多角度、深层次地感受和解读“苏州模式”。

学习研讨之后,来自市科技局的朱峰认为,苏州工业园在科技创新方面主要做法有四项。一是用项目和载体落实国家战略,布局科技产业;二是构建专业化、精准化的服务体系,壮大中小科创企业队伍;三是瞄准战略科技资源和新兴产业,为科技创新储备后备力量;四是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打造吸引高端人才的洼地。

“通过课上讲解和实地参观,我们了解到苏州市锁定生物医药这个‘一号产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尽管亏损十年,仍坚持目标不动摇,最终打造成为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这个过程,恰恰体现了苏州工业园区瞄准战略科技资源和新兴产业的精准性和持续性。”环海经济开发区的赵超对记者说。

“科技创新是开发区持续壮大的最强发动机,我们综保区要进一步研究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明确适合我们园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比如围绕康复大学落成,前瞻性布局生命健康产业,促进‘源头供给-转化服务-产业培育’协同发展。同时要打造科技创新综合服务体,实现涵盖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知识产权、集成熟化、科技金融、创业孵化、科技咨询、技术转移转化等多业态的生态圈,构建自生长、自完善、自组织的科技服务业生态体系。”来自胶州湾综保区的李震在研修报告中写道。

“苏州工业园区的这次培训干货满满,对我们青岛市各个开发区启发很大。尽管对比苏州工业园,我市开发区在一些方面还存在差距,但我们有追赶的基础,更有追赶的信心。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此次学习成果进行有效转化,推动我市开发区创新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淳于贤力这样说。(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衣涛 通讯员 郑斐 文/图)

责任编辑:王凤一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