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句诗中描绘的美好景象就是因诗而得名的烟台莱阳濯村。1996年,濯村远近闻“名”,但这个名不是好名。当时全村1600多户居民,80%靠养蛋鸡创收,家家门前都有一堆鸡粪。“苍蝇满天飞,鸡粪到处堆”,村外的人给濯村编了一句顺口溜。
烟台莱阳姜疃镇濯村村民盖忠臣告诉记者,25年前,濯村都是土路,没有树木,一片土路,大家都养鸡,脏乱差,下雨阴天没法走。“种樱花,搞绿化”,用三年时间把濯村打造成一个花园式村庄,这是已经过世的前濯村党委书记高云建1996年接手后提出的第一个规划,但进展并不顺利。
烟台莱阳姜疃镇濯村村民高学勤回忆称, 当时村民也是有点理解不了,种这么多树能当饭吃、能当衣穿?
老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自己筹措资金,购买树苗,把第一批树栽下。老书记带领两委班子成员24小时看着那些树。烟台莱阳姜疃镇濯村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高坤告诉记者,除了种植、看守,高云建还和村干部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慢慢地,樱花装扮下的村子开始有模有样了,村民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的转变。
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客商到濯村来投资。2002年,台湾客商在濯村投资兴建了第一个蝴蝶兰基地。如今,20年的时间过去了,蝴蝶兰基地已经由当初的1个小棚发展为现在的7个大棚,年产200多万株蝴蝶兰。
二十年如一日,濯村坚持每年栽树种花。目前,已经有各类绿化苗木60万株,其中樱花20万株。2015年,濯村举办了第一届樱花文化旅游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累计接待游客300多万人。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老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据村民介绍,很多外地游客来了就不想走了,在这里买房定居,远的有内蒙古的,近的有青岛的。
烟台莱阳姜疃镇濯村村民高学勤告诉记者,“住在花园式村庄,文化、物质、环境等各方面都达到了,这就是小康生活。”
目前,濯村正在建设一批民宿以及生态休闲小木屋,要让来到濯村的人不仅玩得好,还要留得下,濯村正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齐鲁样板”。
(闪电新闻记者 刘杰 陈慧杰 莱阳台 张冬梅 通讯员 朱珊珊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