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识版权日,在此前夕,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携超500位艺人发布了联署倡议书,再度呼吁国家对短视频平台推进版权内容合规管理。这是继此前70余家影视机构联合声明抵制短视频侵权后,“爱优腾”的最新动作。
在我国,无论官方还是民间,对版权的重视程度都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视频平台和相关明星保护版权的行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爱优腾”两度联合明星声明版权,阵仗可谓足够大,也让社会看到了他们的雄厚实力和动员能力,这对于打击盗版将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也应该看到,此番联合声明呈现出明显的“一刀切”态度。这可能会堵死众多短视频博主的生路。博主们知道如果大象执意要踩死蚂蚁,蚂蚁只能躲得远远的,二者几乎不存在较量的可能性。事实上,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博主对影视视频的剪辑创造,一直是影视节目的重要宣传发布渠道,也给平台和明星起了导流作用。比如,“爱优腾”等平台就曾举办过影视剧剪辑比赛。然而,随着一些短视频博主话语权增大并实现产业化,内容中也不乏对明星作品的批评声,导致利益格局发生变化,也触动了腾讯视频等的“逆鳞”,于是一座版权“大山”压下来。
从当下的法律来看,“二次创作”不能跟盗版简单画等号。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不经作者或著作权人同意,也不必向其支付报酬。而放眼世界,著名版权保护公约《伯尔尼公约》第十条规定:对于已合法公之于众的作品,允许进行引用,只要这种引用符合公平惯例,且不超出正当需要的范围。
换言之,并非所有对影视节目的解说视频都是侵权的,需要看“引用”目的,以及是否超出正当需要的范围。这就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刀切”显然不行。
从市场需要来看,影视节目的“二次创作”有其存在必要。比如,视频平台的会员在涨价,但剧情雷同的IP剧轮番“收割”,“注水剧”遍地开花,动不动就五六十集,点开哗哗都是“水”。让消费者从头来看某些剧,即便“N倍速”可能仍会白白浪费时间。而那些对影视剧进行精彩剪辑、辛辣点评的“二次创作”短视频,会给消费者及时发出“烂剧警示”,这也是一种市场刚需。假如将那些有态度、有内容的博主一棍子打死,获益的恐怕不是消费者。
从创新环境来看,要谨防资本大树遮蔽导致创新土壤板结。保护版权的根本目的,还是在于保护创新。但此番联合声明中“一刀切”的描述,给人观感更多的是保护资本利益,而非创新环境。毕竟堵不如疏,与其排他式地“筑墙圈地”,四处设置禁区,不如多花些心思,探求更科学、更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努力构建良好的发展生态。这才是“爱优腾”等巨型平台应有的气度,也是一种责任。
对于版权必须有敬畏心,打击盗版绝不能手软。但是也要避免殃及池鱼,更不能扩大化,伤及生态。就像人民日报对此次事件的评论:商业竞争,从来不应是“丛林法则”,而应该有共生共赢的气度。当原有版权保护方式和效率无法有效应对新挑战时,各方相向而行、创新突破,才能解好版权保护的“多元方程”。(秦铁)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