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伟佳
近日,一篇叫做《熟鸡蛋鸡蛋返生孵化雏鸡》的论文在网上疯传,在文章中煮熟的鸡蛋可以通过“特异学生”的某种神秘的心理能量变为生鸡蛋,再孵化出雏鸡,目前该学校已经成功孵化40多枚。
好一个“借尸还魂”,如果这都能成真,那煮熟的鸭子可以飞了,霍格沃兹魔法学院的学生都直呼内行。然而如此天方夜谭的事情竟然可以写成论文堂而皇之地在国家正规出版的期刊上发表,就像共青团中央的评论:一个真敢写,一个真敢发。看到新闻本来打算一笑而过,然而当我看到视频里一群孩子跟着“大仙儿”一本正经地参与荒唐实验时,内心涌上一股酸楚,不由得想起百年前鲁迅先生“救救孩子”的呐喊。
荒诞论文为何能登上学术期刊的“大雅之堂”?这个问号的背后隐藏着一条巨大的灰色利益链。事件主人公郭校长在4月28日接受采访中“委屈”地表示:我本来不打算发表的,但对方收费很便宜。现如今论文发表通过一点点“钱”就可以解决,而《写真地理》封底的征稿启事里也光明正大地印着:“在本刊发表的论文可在职称评定、晋升业绩考核以及岗位竞聘中起到科研认定作用。”“你要论文我要钱”,“注水期刊”拿钱为不良商家发论文,而无良机构利用这些论文和头衔来包装自己取得信任,吸引消费者趋之若鹜。这要求监管部门必须对“注水期刊”追根究底,同时也对当前“只求数量不讲求质量”的科研环境敲响了警钟。
另一方面,对于“熟鸡蛋能孵出小鸡?”这个问题,鸡蛋不信,小鸡不信,但有人就是信了,这才是最细思极恐的。
在这个全民教育发展如此迅速的时代,人们本应该对骗局有足够的警惕,但现实却是——“智商税”层出不穷,“伪科学”肆意横行,人们频频被“割韭菜”。当一种极为不起眼的东西突然被冠上了“相对论”“量子力学”这类“高大上”的名词的时,瞬间会变得身价翻倍。质疑是思考的起点,当人们对现实问题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趋之若鹜的时候,这恰恰体现出思考能力的缺失。当一个结论不是由思考得出,而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时,别说“熟鸡蛋变成生鸡蛋”,恐怕连说出“1+1=2”都需要莫大勇气。
如今,“教育内卷”现象搞得人心惶惶。急功近利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使出浑身解数。所以,在电视剧《小舍得》中,背诵圆周率小数点后2000位成为孩子在餐桌上表演的才艺,妈妈在闲聊时明里暗里攀比竞争……即使“佛系派”妈妈南俪在面对孩子“小升初”关键阶段时也坐不住了。而某些机构恰恰抓住了这种心理,通过开设“超心理”“量子速读”等五花八门的课程,承诺培养“神童”、“超能力”,一步步引导家长购买他们的课程,走进他们精心营造的教育陷阱。如果孩子被这样的陷阱毁掉基本认知,那以后恐怕还会上演更奇葩的剧情。
如今,郭某已辞职,《写真地理》已被停刊整顿。但要想敲碎“蛋壳”,不仅需要监管部门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净化“熟鸡蛋返生”的土壤,让那些办机构圈钱的“大仙儿”没有追随者,如此才能彻底收了“神通”。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