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科技创新园“两化”深度融合,助园内一公司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余万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29日讯 2020年,即墨区青岛科技创新园发展服务中心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证书企业7家、青岛市“专精特新”企业6家、青岛市工业设计中心企业1家。是什么让这个仅有11.5平方公里的老旧园区做到如此“亮眼”成果?

答案是:在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进程中园区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行业综合效益为着力点,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结构的调整,结合现有工业互联网平台,聚力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促发展成为了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的“至上法宝”

走进即墨区青岛科技创新园内的青岛旭成包装印刷有限责任公司,眼前的一块数字工厂运营管理系统大屏幕正在潜移默化的将制造业生产过程中所有环节实时呈现在系统终端,整个过程一目了然……

“我们采用的是ERP‘数字化’管理系统,以公司业务流程作为主线,按照日常工作节点设置系统信息和数据采集点,组建了公司内部局域网,每名员工只需将日常下达的工作任务实时传输到系统终端即可实现订单、生产的无缝衔接,改变了以往安排专人层层下达、交接、汇总进度的繁琐事项。”公司供应链管理部经理孙顶超说。

为了更好的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该公司将所有数据汇集到数字工厂运营管理系统,再提练成管理层所需的经营指标,为经营决策提供正确、实时的数据支持,保证运营过程的单据有依可查,单单相连,不仅提升员工工作效率,而且还大幅度节省运营、控制成本。“两化”的深度融合已经让该公司一季度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余万、比去年同期增长15%。


“近年来,我们在切实摸清不同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类帮助企业开展自我评估、自我诊断、自我对标,找准‘两化融合’发展重点、路径和方向,让企业能更快捷、更高效的找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互联互通点;结合园区内国科深蓝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AI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匹配产业资源,建立‘需求—发现—导入—孵化—加速’的科技产业化全过程,实现‘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引擎’的核心价值,助力传统企业在‘数字化’改造升级中加速前行。”青岛科技创新园发展服务中心招商二科江子坤说道。

与此同时,青岛科技创新园以贯标工作为引领,持续在信息化基础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将先进的工业化设备与信息化系统有机结合,推动企业获评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工作加速推进。目前,园区内的旭成包装印刷、凯瑞特精密机械、新点点纺织等7家企业运用“数字化”管理系统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的改革创新过程中,深度融合5G、大数据等高新技术,实现了高效、高质、低成本、精细管理的现代生产与运营目标。(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涛 通讯员 邹佳 文/图)

责任编辑:刘丽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