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5日讯 从青岛密集发出的“齐鲁号”欧亚班列趟趟爆满,运力迎来爆发式增长;欧力士集团产业运营平台总部项目等高端引领项目迅速落户;获批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对外投资等先行先试业务……今年以来,青岛勇担“国之重任”,持续放大这座城市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双节点”价值,坚持以更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一季度共建“一带一路”各项工作开局良好,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一季度,青岛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向投资稳步增长。其中,中方协议投资额982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同比增长924.8%。
交通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基础,一季度青岛发力交通物流多维拓展,迎来“开门红”。“齐鲁号”欧亚班列开行班列156列,同比增长110.8%,发运集装箱12792标箱,同比增长130.1%。同时,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开通“胶州-杜塞尔多夫-鹿特丹-伦敦”“胶州-阿塞拜疆巴库”、“胶州-德国汉堡”新运营线路、胶州-比什凯克“点对点”班列,拓展芬兰回程班列,42条欧亚班列城市间线路通达“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47个城市。青岛新增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线路3条、内陆港1个,总数分别达到58条、19个;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5375万吨、555万标准箱,分别增长6.9%、10.1%;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完成330.9万人、5.6万吨,分别增长30.2%、32.0%。
经贸合作提质增效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的关键。一季度,作为青岛首个世界500强中国区总部项目,欧力士集团产业运营平台总部项目的落户再次验证了青岛对高端资源的吸引能力;多部门积极跟进青岛城投、双星集团、赛轮集团等本土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为经贸往来提供优质环境,青岛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关区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缩短至40.2小时和2.4小时,较2017年基准值压缩58%和89%。一季度,青岛新承揽工程承包项目合同额1.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5.4亿美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541.3亿元人民币、增长31.2%,占全市30.4%。
海洋经济是青岛的禀赋,也是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作发展的一大优势。在“项目落地年”的部署下,青岛持续推进中国北方(青岛)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和冷链物流基地项目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多语言线上交易平台等项目顺利推进。搭建零距离交互平台,青岛以色列“国际客厅”线上线下累计接待各类访客200万人次,促成英飞尼迪动力空间、以色列TOP集团等7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引领海洋科技发展,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国际高分辨率地球系统预测实验室等海外研究中心科研工作顺利开展。2021年青岛海洋科技展览会、世界海洋科技大会(论坛)、2021青岛国际水大会等一批高端会议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抢抓先行先试机遇,青岛持续提升金融保障能级。一季度,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同意青岛开展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QDLP)对外投资试点业务,试点额度为30亿美元;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为山东中外运船务代理有限公司办理首笔服务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基金和银行纷纷动起来,助力“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中俄能源基金落户青岛;国家开发银行青岛分行为埃及输电公司、新加坡政府组屋工程等项目新增发放贷款1400万美元;进出口银行山东省分行新签约“一带一路”项目12个,发放贷款34.4亿元。一季度,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的42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跨境人民币收付56.7亿元,同比增长25.4%。
日益密切的人文交流进一步夯实合作成果。当前,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二届大会、2021年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暨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正在加快推进,青澳国际帆船拉力赛创办筹备进程加快。俄罗斯雅钻文化旅游交流中心等重点文旅项目顺利开工。同时,青岛还积极参加中国企业对中东欧(匈牙利)经贸合作在线对话、第二届意大利“一带一路”线上展会等活动。一季度,青岛办理外籍高层次人才签证证件及外国人永久居留96人、工作类居留许可1161人、紧急事由出境证件9520人次,所有出入境证件办理时限均达到全省最短。(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杨光)
责任编辑:王逸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