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3000余人报名市级“拔尖人才” ,重实绩重一线,年轻人才超三成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7日讯  来自14个行业组别的3403名人才报名参评,较上一届申报人数增长了232%;40岁以下年轻人才占比超过三成……观海新闻记者从市委组织部获悉,青岛2021年“行业拔尖人才计划”遴选近日报名结束,进入行业初审阶段。据统计数据显示,本届拔尖人才报名人数大幅增加,并呈现出年轻化特点。全市共有来自14个行业组别的3403名人才报名参评,各行业组别人数中,其他行业类报名人数最多,共1075人,其次是现代农业类297人,医疗卫生类289人,金融类283人,专业技能类273人。从年龄结构来看,参评人才呈现出年轻化特点,40岁以下的人才1223人,占比35.9%。此外,本届创新遴选方式,赋予企业人才自主评价权,通过20家头部企业单独推荐22名人才进入终审环节。

今年4月1日,青岛启动2021年“行业拔尖人才计划”遴选工作,从教育、体育、卫生、金融、财会等重点行业领域,选拔300名左右德才兼备、业绩突出、业内声誉较高的优秀人才。“从报名情况来看,本届拔尖人才遴选基本体现了重实绩、重一线,激励青年人才发展等原则导向。”据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行业拔尖人才的遴选,按照行业分为教育、体育、卫生、金融等14个组别,重新确立了遴选标准。“新的标准立足职业属性和岗位贡献度,更加重能力、重业绩、重一线、重未来,适当减少了奖励、资历、头衔、论文等评分占比,较好实现了中央关于人才评选破除‘四唯’的要求,尝试解决对不同人才评价‘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该负责人说,此次遴选秉持鼓励创新、崇尚实干的原则,坚持以用为本,注重工作实绩和实际贡献,从创新创业一线推荐遴选一批“人岗相适、人职匹配”的优秀实用人才。此外,鼓励青年人才发展,注重人才储备和培养,适当扩大青年人才入选比例,遴选一批有较大发展潜力、有真才实学、能堪当重任的优秀青年人才。

按照评选程序,5月16日前,各专业组别通过外聘专家的方式组成评审组,对报名人选进行行业初审,按评审专家组意见对报名人选按评分标准逐一进行打分排序,确定进入终审人员名单;5月30日前,由市委组织部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进入终审人员进行专业终审;6月20日前,根据专业终审情况确定考察对象,对考察人选进行考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6月30日前,根据考察、公示情况,确定拔尖人才建议人选,由市委、市政府按照程序公布。

作为拥有33年历史的青岛“老牌”人才工程,自1988年以来,青岛市已先后组织开展了17批1829人(次)拔尖人才推荐选拔工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从各行各业的第一线脱颖而出,经过多年培育,已成长为行业领军人才、顶尖人才,他们冲在改革攻坚的主战场,走在新旧动能转换、乡村振兴的最前线,成为助推青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真正集聚、留住、用好人才,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更好发挥人才工程牵引作用,全面优化整合人才资源。1988年1月,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专业技术人员中,选拔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实行重点管理,明确了选拔的范围、条件、程序及待遇等事项,并于1989年制定下发了市级专业技术优秀人才管理意见,这是拔尖人才政策的雏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拔尖人才政策经过了多次修改调整,进一步拓宽选拔渠道,选拔范围上更加突出产业导向,选拔条件和程序上落实中央科学分类评价人才要求,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鼓励青年人才发展。去年12月,青岛一次性出台《关于实施“青岛菁英工程”的意见》等6个重磅人才新政,打出了一套人才政策“组合拳”。其中,《关于实施“青岛菁英工程”的意见》将全市分散在9个行业主管部门的10项人才计划整合为支撑产业发展的“产业领军”和服务行业建设的“行业拔尖”2项人才计划,形成以产业领军和行业拔尖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队伍,打造“青岛菁英”品牌。

目前,青岛已构建起覆盖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基础人才等选拔培育的较为完备的人才工程体系。拔尖人才政策营造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人才,为实现高质量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提供持久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