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命案真相!青岛这个公安法医从警20年出具2万多份鉴定零差错

颅骨内小铁片还原命案真相

青岛公安法医朴海星从警20年出具2万多份鉴定零差错 

获评青岛市“学深圳、赶深圳”业务标兵

近日,青岛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表扬“学深圳、赶深圳”先进典型的决定》,对全市2020年度“学深圳、赶深圳”的先进典型予以表扬,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刑侦大队民警朴海星获评“业务标兵”。朴海星是一名公安民警,但他还有一个略带神秘的特殊身份——法医。

他把每一起案例都当成学习

5月10日下午,黄岛公安分局法医门诊大厅内,朴海星正在为一名女子鉴定伤情。李女士被人打伤了面部,在医院拍了头部的CT。朴海星仔细观察李女士面部的伤情,推断其鼻子可能骨折,他建议李女士到医院拍摄鼻部三维CT,然后再进行鉴定。李女士刚走,大厅内又来两名进行伤情鉴定的人员,朴海星再次投入仔细的诊断。“法医的工作状态就是这样,每天都会有伤者来鉴定,每个人都要仔细诊断,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朴海星说。

法医朴海星

2001年7月,朴海星从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毕业,他通过招考参加公安工作。2005年7月1日,朴海星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法医的工作,日复一日的现场勘查,一次又一次的伤情检验鉴定,对常人来说,这样的工作枯燥而又紧张,但朴海星却不这么认为。朴海星称,每一起案例其实都不一样,带着研究的态度进行工作,就不会觉得枯燥。更为重要的是,及时做出鉴定结论,才能有助于民警办案,只有做出正确的鉴定结论,才能确保案件处理公平公正。

两万多份损伤鉴定无差错

“判断骨折并不难,但是判断骨折的新旧是个难点。”朴海星说。对于法医,要判断出新旧程度,才能为办案提供有力的证据。在日积月累的工作中,朴海星总结出了“动态追踪鉴定法”。通过多次CT进行鉴定的方式,确保工作中不出现误鉴——朴海星从警20年,制作损伤程度鉴定书两万多份,无任何差错。

颅骨上提取小铁片发现凶器

在法医现场勘查工作中,朴海星秉持“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工作中做到细之又细,不放过任何一点疑点。

2003年9月,黄岛公安分局辖区发生一起命案,死者被人用钝器砍击头部死亡,但现场勘查中没有发现凶器。朴海星解剖检验时发现死者颅骨顶部有一道3毫米宽的砍痕,在对砍痕仔细检查时发现内部有极其微小的一块铁片,疑似从斧头类的铁器上折断的。后来,侦查民警抓获了犯罪嫌疑人,在他家中搜出一把斧头,虽然没有任何血迹,但刃端折断,比对死者颅骨内提取的铁片,完全吻合。在铁的证据的面前,犯罪嫌疑人只得如实供述故意杀人事实。

从一个不明显的脚印揪出真凶

朴海星在现场勘查中善于从蛛丝马迹中分析研究作案人的心理特点、手段特点、作案过程,从而拨开案件的重重迷雾。

2012年秋天,男子卢某报案称,有一名陌生男子醉酒后死在他家一个仓库内。现场仓库没有大门,已经废弃,死者衣着完整,无任何打斗痕迹,似乎是酒后猝死。朴海星在进行法医现场勘查时,发现死者嘴唇内部有一点破损,有些可疑。在对死者躯体进行检查时,朴海星解开他的外套,发现内衣肋部有一个不明显的脚印,由此推断死者他杀的可能性增大。在解剖中,死者脾脏破裂,明显是遭遇过击打受伤。经查,死者为王某,案件最终真相大白,犯罪嫌疑人竟然是报案人卢某。

原来,卢某与王某本就相识,他们在一起喝酒时发生冲突,卢某用脚踹伤王某,不料致脾脏破裂伤重身亡。卢某十分害怕,妄图通过伪造现场的方式掩盖罪行,但没想到一个脚印将他暴露。

朴海星参加工作以来,参与重特大刑事案件现场勘验900余起,普通案件现场勘查1500余起,提取法医物证超过1万件,发挥关键作用破获各类刑事案件560余起。他凭着对公安工作的热爱和精湛的法医技术,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非凡的成绩,彰显了公平正义。(观海新闻/青岛晚报 首席记者 刘卓毅 通讯员 齐林新 )

责任编辑:岳文燕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