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为绿色发展提供新标杆新方案

青岛日报2021年5月17日1版

为绿色发展提供新标杆新方案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一座城市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与城市中的每个人息息相关。生态环境的优化,也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添了“绿色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要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

近日,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青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此次督察,是对青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一次“全面体检”,将进一步推动各级各部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加快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短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协同增效,把减污降碳总要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各方面。要求我们扛起责任,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对青岛而言,绿色是城市的底色。“十三五”期间,青岛市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5%,并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碳排放减排任务,跻身全国低碳城市前列。根据《2020中国绿色城市指数TOP50报告》,青岛以90.3的绿色指数位居榜单第10位。今年,又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为这座敢于尝鲜、勇于探索的城市提供了一次领衔“进阶”的新契机。

新的历史方位,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绿色发展”已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志存高远的城市当率先落子布局。对标先进,转作风争一流。5月10日至12日,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赴成都、深圳考察。成都从2018年就提出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几年来,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形成了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大美城市形态。而深圳,在绿色发展的赛道上,“身位”一直处在前列。今年3月,深圳正式发布全国首个GEP核算制度体系,GEP即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深圳率先推行这一全新核算体系,具有风向标意义,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找差距、补短板,目标是让青岛更美好!相较“先行者”,必须看到的是,我们在改革力度、创新能级、制度保障等方面还有短板,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着区域不平衡现象,有的部门精细化管理水平不足等。面对各种挑战,我市“十四五”规划提出“基本建成美丽青岛,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绿色发展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远景目标。全市上下将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绿色发展的刚性约束,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

说到底,绿色发展比拼的是“硬功夫”。如何将生态“高颜值”转化成经济高增长,如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是青岛赢得未来必须作答的课题。

作为全省首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要围绕能源结构优化调整,深入开展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和能效提升工作,力争率先实现碳达峰,建设“碳中和先进技术示范区”“海洋碳汇特色示范区”以及综合性的“零碳示范小镇”,争创全省、全国碳中和先行示范区。要以绿色城市建设发展试点为“切入点”,加快探索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围绕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生态修复与功能修补、美丽乡村建设、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等重点领域,打造绿色城市发展样板。要聚力“低碳、绿色、循环、集聚”发展路径,加快产业转型,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最大化释放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新动能,高点谋划,前瞻布局,在融合创新应用、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等方面走出绿色低碳高效之路。

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锻造绿色发展更强竞争力,让硬环境更美好、软环境更优越,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青岛既要有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也要有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要把绿色理念渗透到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细节,在项目引进、落地、运营等方面锚定攻坚方向,精准发力,充分发挥国字号试点的政策利好,抢抓机遇,锐意创新,争取实施首创性、引领性行动,为全国绿色城市建设探出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路径,为绿色发展提供新标杆、新方案。(青岛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