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从中小学海洋教育集团成立探索更务实的人才培养路径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9日讯 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开放包容的“海味”是青岛教育的鲜明特色。5月17日,青岛市中小学海洋教育集团成立,海洋教育首次以教育集团形式覆盖了33所学校,并辐射全市学校。

海洋教育是海洋经济发展中最基础的一环,是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前提,加强全民海洋意识教育、培育未来海洋人才意义重大。青岛的海洋特色,早已在教育当中浸润,但碎片化、多而散的“短板”亦不容忽视。海洋教育如何延展、拓深、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海洋价值观,值得进一步探究。

发展海洋教育,青岛具有先天优势

建设海洋强国,教育是重要支撑。海洋教育,青岛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也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尝试。青岛一中的毕业生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的生物课就在海滩进行,老师指导学生认识海藻、制作标本。2019年,青岛市教育局出台方案,提出了加快建设全国海洋教育示范城特色市的具体举措。2020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中,再次强调了海洋教育的重要性。

青岛海洋教育所依托的无疑是这座海洋科技重镇的丰富资源——青岛拥有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的涉海科研机构、三分之一的涉海高端研发平台和涉海高端人才,涉海“两院”院士约占全国近30%;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所、海洋一所、海洋地质所、中国海洋大学等权威的“国字号”涉海高校院所经常主导各类涉海科普教育;“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和海洋科考船“向阳红01”、“科学”号、“大洋一号”从青岛驶向深蓝,同时也成为学生海洋教育的实践基地;另外,青岛海洋科普联盟、中国大洋事务管理局、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等组织及一些研学机构也时常组织海洋科普活动。在科研院所支持下,嘉峪关小学、同安路小学、三十九中等海洋特色学校拥有“高配置”的海洋馆,几乎相当于一座座小型博物馆,潮汐动力演示、海洋多样性展示等一应俱全,生物、物理、化学、地质门类齐全。

全市的海洋教育研学活动更是五花八门。青岛拥有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23处,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基地28处,海洋教育研学基地16个。在即墨蓝谷滨海公园,同学们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现场了解海岸带、潮汐、潮间带生态,采集海水和海洋生物,回到实验室制作标本。青岛贝壳博物馆每年约有12万人次参观,其中青少年是主力军,据馆长耿秉介绍,博物馆重点对青岛中小学生开展基于贝类、海洋科普及相关科学科技等内容的科普讲座和科普实践活动,出版的《神奇的贝壳启蒙大卡》等科普书格外受欢迎。在青岛大学附属中学,兴趣选修课设置了《海洋教育》《海洋生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题研究,撰写海洋方面的论文。而且,学校还在学科课程中渗透海洋教育,比如地理老师讲述海洋地质等知识。学校的“山鹰科学院”也会以社团的形式开展海洋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

据了解,青岛连续举办6届中小学生海洋节,每年参加学生数十万人次。

不可忽视的“短板”:碎片化教育让学生的参与“深度”不足

青岛的海洋教育看起来“很热闹”,但也存在碎片化的问题。记者调查走访发现,因主办方繁杂,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不连贯,形式单一;因为没被纳入“硬性考核”,海洋教育地方课程的课时经常被占用,甚至有学生反映,学校耗巨资建成的海洋馆平时都是关闭状态。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协海洋生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李新正致力于海洋科普。在北京、上海、青岛等地为中小学生提供的讲座中,他能感受到明显的“认识差距”。例如,北京的孩子会提问仙女螺的问题,这是一种北极的软体动物,平时很少有人会了解;上海的孩子会提问海洋深潜器的问题,用到的术语明显有研究功底。“青岛的孩子思路还不够开阔,往往提问比较常规化,说明海洋教育还得加把劲儿。”  

生长在海边,捉蟹钓虾是许多青岛人的“特长”,但说起海洋教育,大多数人并不在行。海洋教育缺乏足够的专家引领、缺少专业互动也常常被学生和家长吐槽。

捡拾贝壳制作贝壳画是许多学校的社会实践内容。“孩子去潮间带捡贝壳,只是觉得漂亮,但要问贝壳的名字,家长不知道,老师也说不准,科普活动最后变成了单纯的艺术活动。”一位四年级学生家长告诉记者,类似海洋科普活动学校也是偶尔为之,没有规律性和连贯性。“我们去标本馆,只能看不让动,不如看活的动物有意思。”采访中,有小学生说,在标本馆,班主任领着大家走马观花,讲解员的解说基本没听到。反而是家委会组织参与某企业办的博物馆研学活动颇有趣味,大家在海边采集沙子并在显微镜下寻找有孔虫,一边动手实验操作一边学习有孔虫的知识,即使活动已经过了两年,这位学生还能清楚地说出有孔虫的特性。

作为全国首个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海洋教育的城市,青岛已经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遍开展了海洋教育。《我们的海洋》海洋教育地方课程每周一次,还有学校开发了校本课程。但在实践中,海洋地方课程放在综合实践课或科学课里,专职老师不多,很多时候综合实践课和科学课都被语数外课程占用,更别说海洋课了。采访中,很多学生和家长表示没有听说过海洋课,有学生表示见过课本,但没用过。这样的海洋教育,自然难有“深度”。

整合资源、培训师资,海洋教育集团期待破题

海洋教育应该怎么做?李新正提出了三点建议:由政府或科协牵头,整合资源,将“群雄逐鹿”的局面变成有组织成系统的系列活动;建立海洋教育科普人员的培训机制,避免科普过程中误导学生;培育海洋科普的理念,提高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学校希望海洋科普有专家指导,科研工作者也希望有科普落脚点。但在现实操作当中,常常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位涉海专业的博士生告诉记者,为了做科普,他去联系了附近的一所中学,但对方对海洋科普并不“感冒”,以专用教室紧张、学生学业紧张为由委婉拒绝。他认为,如果有牵头单位,将青岛现有的海洋科普活动予以整合,学校和科研人员各取所需,对接会顺畅许多。以科普讲座为例,准备讲座、做课件、宣讲,至少要花掉两天时间,而多数时候,一个专家只去一所学校讲一次课。资源整合后,这堂课可以录制成网课,通过专有平台给全市学校推送。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参与科普的不只有科研人员,大量的研学机构、科学爱好者承担了讲解任务,但海洋知识门类繁多,只是生物这一科,就有微观、宏观、生态、分类等项目,这就要求科普工作者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曾有人将沙蚕的纲名讲错,这对外行来说很难辨别,但容易误导学生。”李新正说,这些由普通科普工作者承担的讲座往往提前将主讲内容准备充分,知识点不会有大问题,容易出问题的是学生自由提问环节。“建议收集学生提出的各种常见问题,由权威人士解答,再由科普工作者传播给更多学生。”

在科研机构,科普工作一般不被计入工作量,致使科研人员的科普积极性不高,从考核办法上鼓励科普,提高社会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也是需要改进的环节。

5月17日成立的海洋教育集团也许是破题的关键。海洋教育集团将在增强青少年海洋意识,研讨海洋教育课程方面发力,整合中小学海洋教育资源,形成海洋教育的青岛经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赵黎)

责任编辑:单蓓蓓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