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立夏”节气,气温嗖嗖上升,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春夏季是色斑皮损情况容易加重的季节,“祛斑”也是这期间皮肤科患者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很多患者来咨询,自己脸上的斑是否可以激光去除。
面部的“斑”种类众多,但形成原因与治疗方法各有不同。很多斑恶性病变风险低,对生活也没什么影响,却影响容貌,进而影响心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面部常见的斑有哪些,如果你正受此困扰,可以对号入座,看看如何解决皮肤问题。
黄褐斑
“斑中之王”难治愈易复发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对称色素沉着斑片,可呈浅棕色或深棕色,有时呈灰色或蓝色。好发部位为面颊、前额、上唇、鼻部和颏部等部位,可呈“蝶形”分布。
这种斑多见于青春期女性和孕妇,有时也见于男性,一般无自觉症状,仅表现为颜色的改变。色斑深浅与日晒、季节及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春夏季加重,秋冬季减轻,有时还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关,熬夜、疲劳等可以加重色素沉着。
总体来看,黄褐斑最常见于肤色较深的人和居住于日晒强烈地区的人。它会严重影响美观并带来相当大的心理负担,对情绪健康、社交生活和休闲活动均有明显影响。
治疗
黄褐斑有“斑中之王”的称号,治愈比较困难,因为该病呈慢性特点并会复发。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皮肤美白剂、化学剥脱术,以及激光治疗和光照治疗。由于没有哪种治疗方法被证明对所有黄褐斑患者十分有效,临床上通常会采取药物和治疗联合祛斑的方法,尤其是对于难治性病例。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采取面部防晒措施非常重要,包括避免阳光照射、戴宽檐帽及使用广谱防晒霜等。因为紫外线可能引起黄褐斑加重、色素沉着,以及导致黄褐斑复发等。
雀斑
与遗传和日晒有关
雀斑多见于女性面部,特别是鼻梁及眼眶下,常在3-5岁显现,损害随年龄增长而增多,颜色加深,青春期最为明显。典型皮损为淡褐色至淡黑色斑点,针尖至米粒大小,圆形或卵圆形,孤立而不融合,疏密不定,对称分布,数目多少不一。
雀斑主要与遗传因素和紫外线有关。一般在春夏季加重,秋冬季减轻。被紫外线照射后,皮损可变大、颜色加深,数目增多。
治疗
雀斑应避免日晒,外用氢醌霜可获得短期疗效,经验表明QS翠宝石激光、QS红宝石激光和强脉冲光对治疗雀斑有效。
不同程度的雀斑
恶性黑素瘤(恶性雀斑样痣)
老年斑
可能与恶性肿瘤混淆
脂溢性角化又称“老年斑”“老年疣”,可能与家族遗传、长期日晒、皮肤老化有关,好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较年轻的人也可能患上此病。
此类组织团块看上去像粘在皮肤上的东西,呈浅褐色、棕色或黑色,可以鼓出皮肤或与皮肤平齐,大小不等,有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一般无明显症状,但有时可造成瘙痒。皮损为良性,很少发生恶变,但有些皮损与恶性肿瘤(如基底细胞癌)不易区分。若发现皮肤上出现新的组织团块,应就医检查以明确良恶性。
治疗
多数老年斑不需要治疗,对于考虑美容效果的患者,可进行适当处理。
1.液氮冷冻:这是一种温度很低的特殊液体,治疗后会在老年斑病灶处留下一个颜色较浅的皮肤区域。
2.CO2激光治疗:外敷麻药后对局部区域进行碳化治疗;
3.手术去除:在对皮肤予以麻醉后,用手术刀或其他小工具去除。
牛奶咖啡斑
婴幼儿多于6处要警惕
牛奶咖啡斑是无凸起的色素沉着病损,类似咖啡与牛奶混合后的颜色,可能在出生时就显现或在儿童期早期显现,往往是在日晒后被首次发现。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小的数毫米,大的甚至超过15厘米,且随着儿童生长成比例增大。其颜色自棕褐色至深棕色不等,通常较为均匀,但在某些情况下,病损内可见明显的毛囊周围色素沉着减少或一些颜色较深的斑。
这种斑常为孤立性皮损,通常无临床意义。但多发性牛奶咖啡斑可能是基础遗传性疾病的一种皮肤标志,如1型神经纤维瘤病和McCune-Albright综合征(一种先天性内分泌障碍临床综合征)。因此,对于牛奶咖啡斑≥6处的婴儿和年幼儿童,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评估是否存在异常。
治疗
如果出于美容的目的,对牛奶咖啡斑可采用色素特异性激光进行治疗,但通常需要进行多次。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复发的情况较为常见,并且有发生副作用的风险,如持续性色素沉着过度或色素沉着减少。
激光祛斑示意图
Riehl黑变病
需找出并避开过敏原
Riehl黑变病(里尔黑变病)多见于中年女性,皮损主要发生在面部。根据致病原、色素沉积深度和患者本身肤色,病变皮肤可表现为褐色、灰褐色或蓝灰色。在发生弥漫性或网状色素沉着过度之前,通常有轻微的红斑和瘙痒。
该病的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十分清楚。多数患者有光敏性物质接触史(如工业流程中的煤焦油、某些化妆品等),日光照射后也可在暴露部位发病,口服避孕药、氯丙嗪等药物亦可诱发。
治疗
黑变病根据临床表现和化妆品使用史可以做出诊断。标准系列、化妆品系列、香精系列斑贴试验,以及针对患者个人产品中其他成分的斑贴试验可能有助于识别致病原。治疗措施主要是彻底避开可疑过敏原。此外,防晒措施、皮肤美白剂和化学剥脱剂可加速色素沉着的消退。
太田痣
很少恶变但累及眼睛需就诊
太田痣(眼上颚部褐青色痣)是真皮黑色素细胞增多症的一种,优先累及三叉神经第一支和第二支神经支配的区域,常见于亚洲人,女性与男性患者的比例约为4∶1。超过半数病例的色素沉着在出生时或出生后一年内出现,其余病例则在围青春期变得明显。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皮损均会持续存在。
太田痣通常由针尖大小至数毫米大小的斑点融合而成,单个斑点可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而整个皮损边界不规则且色素不均。皮损的颜色有浅棕褐色、灰色、蓝色、黑色和紫红色。2/3的患者会累及同侧巩膜,这也是太田痣的典型特征,还可伴发虹膜乳头形成和青光眼,但视力大多不受影响。
太田痣的范围随时间扩大,可持续终生,颜色深浅可发生变化,但很少恶变。
治疗
太田痣常采用激光治疗,一般需进行数次,疗效通常良好。当太田痣累及眼部时,需要到眼科就诊,密切监测。
色素痣
多数可终生保持良性
色素痣俗称“痦子”,临床表现多样,有时会被误认为雀斑。然而与雀斑不同的是,色素痣是一类黑色素细胞(即痣细胞)的良性增生,往往直径≤6毫米,表面均匀对称、色素沉着均匀、圆形或卵圆形、形状规则且边界清楚。色素痣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尤其是面部和暴露于阳光的躯干部位。
治疗
多数色素痣可终生保持良性,除了观察之外,无需其他治疗。如果出于美容需求治疗,较小的色素痣(不超过3毫米)可选择激光去除,而较大的色素痣一般需要手术切除。
以上皮肤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均无损健康,治疗与否因个人意愿而定。但面部仍然存在与“色斑”易混淆的恶性肿物,必须手术切除病理检查,比如恶性黑素瘤(恶性雀斑样痣)。恶性黑素瘤是皮肤科最“恶”的肿瘤,起源于黑色素细胞,好发于年龄较大者面部及颈部晒伤的皮肤。其表现为形状不规则、颜色不均匀、大小不一的黑色斑,进展为侵袭性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LMM)的风险是5%-20%。色素沉着加深、边界变得更清楚、皮损隆起或出现结节是疾病进展的临床征象,确诊后需手术扩大切除。
综上所述,面部局限性色素改变可以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形式,无论出于健康或者美容角度想去除,都应首先到正规皮肤科就诊,明确疾病类型后再进行相应的治疗。(刘德华 赵邑作者: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皮肤科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