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福岛核废水排海后2~3年内侵入中国海域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1日讯 一项刊登在《海洋污染通报》上的最新研究显示,福岛核废水排海后2~3年内即可侵入中国海域,虽然不会明显增加海洋中氚的浓度,但其他核素及其潜在的生态影响仍需长期连续的科学监测与评估。

这项成果由中国、荷兰、乌克兰、韩国、西班牙、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多国科学家联合研究,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赵昌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乔方利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研究人员对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后的传输路径及影响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日本核废水排放入海后,其放射性物质在海洋中将通过三种方式传播。首先,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核废水主体在进入海洋后将随洋流不断向东输运,4~5年后可抵达北美沿岸,然后沿海岸向南、北输运。其中,向南输运的部分将在10~15年后随海流返回西太平洋海域;其次,在核废水主体随海流向东输运的同时,少部分放射性物质也会向南、向北扩散,甚至会随着中尺度涡旋等海洋动力过程逆流西传;最后,相当一部分放射性物质会进入海洋次表层的北太平洋模态水,并向南传输,2~3年内即可侵入中国海域。

进一步研究和预测显示,放射性物质经过长时间、大范围的稀释扩散和自身衰减,进入中国海的氚浓度要小于0.1 Bq/m3。相对于现今海洋中氚的背景浓度50 Bq/m3来说,不会明显增加海洋中氚的浓度,但其他核素如碳-14、锶-90及其潜在的生态影响仍需长期监测与评估。

福岛核事故是迄今全球发生的最严重核事故之一,被国际原子能机构定为最高分级的7级。4月13日,日本政府决定以海洋排放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核废水排海后,其大量放射性物质将对全球海洋环境、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产生深远影响。(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管佳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