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涉农商标4000多件,胶州鼓励特色农品做强品牌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4日讯 观海新闻记者今天从胶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胶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挥职能优势,出台政策、强化引导,推动镇、街深挖优势特色农产品,以商标品牌为载体,用特色精品开拓质优价高的农业高端市场,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胶州市培育涉农商标已达4000多件,涉农粮油加工的驰名商标6件,其中,“胶州大白菜”“里岔黑猪”“胶莱大葱”“胶莱大姜”地理标志商标达到4件,数量居青岛各区市前列。

近日,位于胶州的青岛双王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进格外高兴,他种植的西红柿不仅接到大批量订单,而且价格相较于其它品种的西红柿也上涨了一大截。这一切都源于他的西红柿注册了“双王”商标,通过品牌打出名气。

目前,在胶州市,像青岛双王果菜专业合作社通过注册商标,实现增收致富的案例还有许多,他们通过注册商标扩大知名度,提升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长足发展。

是什么力量促使当地农民克服“靠天吃饭”惯性思维、在农产品品牌上开动脑筋的呢?胶州市从“胶州大白菜”得到启发,口碑宣传固然重要,但是没有响当当的品牌,往往很难跳出传统农业的圈子,农产品想增收,就得打品牌、走新路。

胶州市胶莱街道南王疃村地处大沽河西岸,水土肥美、气候宜人,是高端农作物的天然“牧场”。每年春天,南王疃绿村合作社种植的台湾长果桑、美国车厘子、嘉宝果、百香果,都会迎来产品大丰收,前来采摘、选购的消费者也不少。

绿村合作社增产的同时,也给当家人张居波带来全新的挑战。一来仅靠客户口口相传,产品知名度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全部消化掉丰收季的大量产品;二来随着产品名气的提升,低劣产品打着绿村旗号仿冒高端产品,导致消费者口碑直线下降。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这些优良品种?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胶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找上门来,鼓励他办商标、打品牌,做高端产品。绿村合作社先后注册20多件商标,用品牌打响市场,采取法律手段保护市场,对冒名顶替的“李鬼”予以坚决打击。随着“紫流苏”、“绿水嘉果”等一系列高端水果相继上市,“绿村”系列产品再一次赢得口碑和销路。

在深挖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同时,胶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帮助胶莱街道办事处注册“大美胶莱”系列品牌,授权给辖区种植大户免费使用,以抱团方式增强农产品竞争力、打开更大市场,将政府手头的“金字招牌”打造成为农民手中的“金饭碗”。(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锡复春 通讯员 侯静怡)

责任编辑:马妮娜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