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
历史,就如同一面镜子,是人类最好的“教科书”,凝结着前人的知识、经验和智慧,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史为鉴,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引我们所坚持的道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党史是门“必修课”,不仅要修,而且要修好,让学党史蔚然成风,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其作用不可替代。
“雄关漫道真如铁”
1921年,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从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那艘小小的红船,已变成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带领人民在风雨中阔步前行、在风浪中劈波斩浪、在险阻中闯关夺隘。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共产主义信仰,指引人民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代代相传。可以说,这100年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出劫难、挺起脊梁的鲜活教材,记录着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过程。这100年,是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拼搏奋斗,带领人民创造了辉煌与奇迹的奋斗史,体现了党与时俱进、艰苦奋斗、自我革新的优良品质,凝结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和智慧。
“人间正道是沧桑”
2021年,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望党的百年历史,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每名共产党员都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正确的历史观为指导,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同立足实际、解决问题相结合。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深入学习实事求是在思想路线中的伟大意义,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路线、主流本质,将党史的智慧经验转化为新征程上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
要以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气、底气和锐气,奋力拼搏,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不断总结我们党选择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因,发扬、传承党的成功历史经验,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丰富中国共产党史这本“教科书”的内容及内涵,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辉煌。
“长风破浪会有时”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已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这一代人,继承了前人的事业、进行着今天的奋斗,更要开辟明天的道路”,但“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今后能够永远成功,过去的辉煌并不意味着未来可以永远辉煌”。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的严峻考验。要经受住新的考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必须时刻牢记奋斗的初心,永葆奋斗的精神,不断重温党为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生动案例,将党史学习和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精准结合。准确把握“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心是最大政治”的历史规律,厚植“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为民情怀,树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工作导向,问情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绩于民,在不断创新务实的实践中为群众办实事、为人民谋福祉、为百姓解难题,在不断提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披荆斩棘、一路向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缅怀先烈是为了汲取力量,回顾历史是为了继续前进。每名共产党员只有不断学习党史、牢记党史,才能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中,有效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开启伟大事业发展新局面,把百年奋斗延伸到未来,不断书写这个百年大党的光荣与梦想。(张健)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