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确诊病例为何11次核酸检测阴性?专家解读

6月6日,深圳市龙岗区新报告1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据深圳卫健委消息,该病例为罗某,男,45岁,系密切接触者。5月21日至6月1日隔离观察期间,11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6月5日核酸检测初筛阳性,6月6日市疾控中心复核阳性。

记者注意到,罗某12天内经历了11次检测均为阴性。“该病例做了多次核酸,我觉得体现了一种科学严谨。对于密接病人非常怀疑,反复去做检测,没有把疑似病例放过,说明我们对疾病的管控还是非常科学、准确的,也是有经验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原主任潘柏申教授告诉记者。

潘柏申教授说,绝大多数情况下,一般是14天,最多21天,如果核酸检测一直阴性,那么基本就可以停了。而记者注意到,根据深圳卫健委公布信息,罗某是隔离17天后才被确诊的,从时间上来看在潘教授提到的21天检测周期内。

一般来说,新冠病毒96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被发现,可以通过咽拭子采集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那么为什么前面11次的核酸检测结果都是阴性?是病毒更狡猾了吗?

潘柏申解释,普遍来说,开始多次检测阴性而最后出现阳性的情况,最常见可能与采样有关。我们现在检测主要是鼻咽部或者口咽部,目前采样的绝大部分采用的是口咽部。那么,第一就是与采样部位有关;第二与采样技术和成熟、规范的采样操作有关;第三还有一个病毒复制部位的问题,采样操作很规范,没有采到病毒复制部位,也会影响到检测结果。当然,从绝大部分病例来看,鼻咽部、口咽部病毒相对来说比较多,能够准确被采集到。

记者注意到,除了罗某外,广东本土首例确诊病例郭某的丈夫陆某,也是筛查了3次核酸才出现阳性。此外,1月4日大连新冠疫情新闻发布会也提到,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做了11次核酸检测最终才检测出阳性,有的地区检测6轮还有阳性病例出现。

潘柏申表示,“个别病人可能时间很长,既往国内外都有报道,有的病人可能二十几天才出现感染。个例和普遍规律,有时候可能会是不一样的,也不能对立着看。”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在6月4日接受羊城晚报采访时谈到,“像高风险地区,估计核酸大排查要做三轮以上。发现一例感染者就保护了好多人,因此大排查也是及时有效地控制疫情的办法”。他预计,如果几轮核酸排查,持续14天无新增病例,高中风险区域则可以依据疫情风险评估结果动态调整、降级、解除。

责任编辑:荣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