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海藻材料、海洋药物两大类特色产业梯队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实现“三级跳”
深挖海藻活性物质提取、加工,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打造海洋中医药研发版图;立足海藻多糖药用空心胶囊先发优势,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全力铺设年产800亿粒生产线;聚焦海洋创新药物研发,正大制药(青岛)正不断推进海洋抗肿瘤新药BG136进入临床前研究……
以当下为坐标,对照过往,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可谓天翻地覆。目前,青岛已基本建立了以海洋创新药物、海洋生物医用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农用制品为主的产业体系,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步入向高附加值发展的快车道。
“海藻企业”转型升级,产品迈入高端
6月8日,由明月海藻打造的明月海藻世界正式开园。这个集中国海藻科技馆、海藻活性物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海洋科研、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景区,展示着明月海藻以一棵海藻撬动千亿级健康产业链的“冰山一角”。
但在10年前,明月海藻不会有这种雄心;5年前,尚没有这种实力。“2016年加入明月海藻时,企业虽然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海藻酸钠生产商,但主要以售卖中低端海藻酸钠原料为主,海藻酸钠高级纯化工艺更是‘一穷二白’。”明月海藻高级工程师张德蒙回顾说。而如今,明月海藻正以“看得见”的快速成长,推动着青岛以及我国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
海藻酸盐医用敷料被称为医疗界的“劳斯莱斯”,明月海藻提供着我国70%以上的该产品原料;海藻酸钠达到“组织工程级”纯度才能成为人体植介入材料,明月海藻成为全球第二家实现该材料产业化的企业;在海洋强国战略和中医药发展国家战略叠加的背景下,明月海藻于去年底成立青岛明月海洋中医药有限公司,在海洋中医药领域开拓疆土……
在明月海藻科技馆展厅,以海藻为原料制成的生物肥料等海洋生物农用制品、饮料等海洋功能食品、医用敷料等海洋生物医用材料琳琅满目。以海洋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明月海藻正在海藻产业的路上高歌猛进,并向着更高附加值的材料、产品进发。
其实不只明月海藻,青岛聚大洋藻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发展也是一个生动案例。从最初30人、不到100万元启动资金的乡村小工厂,到如今拥有完整产业链、在全球海藻行业综合加工能力首屈一指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聚大洋聚焦海藻,向海而兴。
“我们正在开启海藻多糖空心胶囊项目扩产计划,年总产量扩增十倍,每年向海藻要800亿粒胶囊壳。”聚大洋董事长吴仕鹏介绍说,这个于2016年启动,以纯海藻材料生产为目标、有望替代传统明胶的自主知识产权项目,标志着聚大洋在海藻产业实现从工业级到食品级,再从食品级转型升级到医药级的三级跳。目前,聚大洋正在建设“两园一基地”,即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园区、海藻综合加工园区、国内外海藻资源保障基地,加快海洋科学技术突破,促进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争创世界最大综合性海洋生物医药跨国集团。
“海藻企业”不断转型升级,推动了海藻材料和制品迈入高端。据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工业处处长张惠珺介绍,明月海藻和聚大洋海藻酸盐系列产品在世界同行业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科海生物衣康酸、异麦芽酮糖生产规模世界第一,海洋微藻制备高附加值DHA生产规模国内最大。目前,以明月海藻、聚大洋、科海生物等为代表的企业汇聚在西海岸海洋高新区,成为我市海洋藻类资源精深加工和功能制品开发的第一梯队。
聚焦最前沿,海洋药物研发成国内重镇
纵观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布局及结构,我市形成了以崂山海洋生物特色产业园、西海岸海洋高新区海洋生物产业园和高新区蓝色生物医药科技园3个以海洋生物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园区,而作为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的最前沿,海洋药物研发日益受到重视,青岛在该领域可谓“独领风骚”。
“截至目前,国际上上市的16个公认海洋创新药物(全新分子结构的海洋药物)有2个(PSS、GV-971)来自中国、来自青岛,国内上市的甘糖酯、降糖宁散等大部分海洋药物也都来自青岛。”以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为主要力量,青岛目前正在打造“蓝色药库”。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栋华介绍说,青岛在全国最早开展海洋药物研发,在海洋药用生物资源、海洋药物及其功能制品研发方面聚集了雄厚的研究资源。经多年发展,青岛海洋药物研发进入快速发展期, “蓝色药库”形成“聚集开发、梯次产出”的发展态势,预计今后每年都有望诞生新药临床批件。
青岛领先的海洋科创能力推动海洋药物突破,而药企的合作参与,进一步推动着成果转化。“正大制药(青岛)拥有国内唯一的国家级海洋药物中试基地,目前正与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密切合作,大力支持海洋药物研究,加速‘蓝色药库’产学研用成果转化。”正大制药总裁办总监李季介绍说,目前,正大制药在研海洋药物3个,均为1类新药,正不断推进海洋抗肿瘤新药BG136进入临床前研究,今后将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8%作为研发费用,开展海洋药物研究。
正大制药参与海洋药物研发生产在青岛并不是个例。实际上,在西海岸新区,已聚集了正大制药、东海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集团青岛国风药业3家为代表的海洋药物研发生产梯队;在即墨,以青岛蓝谷药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医药企业除了研发海洋生物医用材料之外,也致力于海洋药物的研发。
“蓝谷药业去年与沈阳药科大学签署HD-18合作研发协议,这是我市BG136之外的第2个抗肿瘤类海洋创新药物,目前正处于临床前研究。”据蓝谷药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以自主知识产权海洋药物研发为核心,他们正在打造海洋生物医药及现代中医药中试服务公共平台等设施,接下来即将启动两款纯海洋创新中药的合作研发。
张惠珺介绍说,青岛是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具有坚实的资源基础。接下来,将加快推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端优质项目培育和集聚,让青岛在新的起点上扩大优势、引领发展。(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勋祥)
责任编辑:郝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