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国家级非遗增至16项!即墨花边、黄岛茂腔晋身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10日讯 在今天刚刚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青岛即墨花边作为新晋入选的“鲁绣”中的一个品类,晋身国家级非遗中的传统美术项。一同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还有列入扩展项目名录的黄岛茂腔。自此青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增至16项。(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文 王雷/图)

青岛1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即墨花边

鲁绣的一种,又称即墨镶边大套,是具有近百年历史的手工艺品。在织绣上,它运用了70多种花边和刺绣的针法,并用通镶拼,将花边和刺绣连缀成套,使两种不同的针法虚实照应,和谐统一,达到层次清晰、色调清秀,有浮有沉,宛如浮雕的效果,形成了即墨花边的独特艺术。在国际市场上,即墨花边被视为 抽纱妙品瑰宝,已畅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即墨花边博物馆在2020年于即墨区孔雀河二路22号正式创建。

茂腔

2006年6月,茂腔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茂腔是流行于胶东半岛的一种传统戏曲形式,最早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它扎根于农村,与劳动人民的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强烈地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并以其字正腔圆的优美曲调和通俗易懂的民俗唱腔加之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得广大农民群众所喜爱,素有“胶东之花”之美誉。茂腔的传统剧目共有100多出,最流行的是“四大京”、“八大记”。

茂腔 《秧歌乡的故事》。

2003年青岛市茂腔剧团被中宣部、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茂腔小戏《追房客》、小品《妹夫大姨子》均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铜奖。

2004年,茂腔秧歌剧《乡里乡亲》作为全省唯一调演的县级市作品,参加了省第八届艺术节调演,获得七个奖项。

2009年,大型茂腔现代戏《秧歌情》荣获第九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暨“向祖国献礼 为全运喝彩”大型系列文艺演出活动新创作剧目评比展演一等奖。2018年,茂腔同胶州秧歌一起,受邀参加了由中宣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新年戏曲晚会,党和国家领导人现场观看了演出。

黄岛茂腔

刚刚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扩展项目名录。内容同上。

胡峄阳传说

胡峄阳。

胡峄阳传说,“千难万难不离崂山”,这是青岛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出自何人之口?他就是即墨县流亭人胡峄阳。他精通周易,料事如神;饱读诗书,留下数部著作,因他结合天文地理、人间万象研究《易经》,推测天道人事多有灵验,在世时已被民众视为“活神仙”,产生了许多有关胡峄阳的神奇传说。

胶东大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岛胶东大鼓的唯一“代表性”传承人梁金华。

产生于胶东半岛的一种曲艺艺术形式,因系盲人始创并演唱流传,初名“盲人调”。主要伴奏乐器用书鼓、三弦,故称为“大鼓”。胶东大鼓按照地域可分“北路”、“东路”、“南路”三派,以梁前光为代表的属“北路”。北路演唱特点是唱腔高亢挺拔,迂回婉转,善于用唱腔的变化来表现各种人物。

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

又称地秧歌,跑秧歌,民间称三道弯,扭断腰。发源于胶东办事处东小屯、南庄二村等村庄,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了。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剧目——《秧歌乡的故事》入选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连续公演两场,该剧加入了大量秧歌元素,是胶州秧歌和茂腔两项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2017年12月29日,胶州秧歌受邀参加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2018年新年戏曲晚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2018年,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举行的灯光焰火艺术晚会中,胶州秧歌少儿艺术团受邀参加《齐鲁风韵》表演,胶州秧歌再次惊艳全世界。

崂山道教音乐

崂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道教音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崂山道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吸收了神仙方士琴瑟吟谣、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及地方戏曲等多种音乐素材而成。崂山道教属于全真道派,全真道音乐的传承,历来严谨、规范,通行于全真道内的音乐以“全真正韵”亦即教内通称的“十方韵”为范本,各宫观均准规严行,经韵的承传,全凭上师密传,口传心授,故其音乐型态上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崂山道教音乐以全真正韵为主体,以“十方南韵”、“崂山韵”、应风乐和古琴乐为特色。崂山道乐按取材创编分为:功课经韵、应风乐及琴曲。崂山道乐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涌现出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金代孙不二的孙谱;元代谢丽、谢安的谢谱;清代和民国年间兴盛一时并一直流传至今的中国北方古琴崂山派的琴曲;清初养艳姬、蔺婉玉的《离恨天》、《六问青天》、《青羊》。在乐器方面,除用钟、磬、鼓等法器(打击乐器)外,一般以管子、笛子、笙、箫为主,并加入了弹拨乐和拉弦乐器,兼顾了南韵、北韵的不同风格及吟唱、器乐的不同表现形式,具有较高的研究鉴赏价值。

崂山民间故事

主要指流传于青岛市崂山区(原崂山县)及李沧区、城阳区、即墨区部分地区的民间传说故事,俗称“拉呱儿”,是崂山人民千百年来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是青岛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清时期,蒲松龄以崂山耐冬、牡丹和崂山道士为题材写成的短片小说《香玉》和《崂山道士》就是受当地民间传说故事的影响而创作的。自1980年3月至1992年5月,原崂山县(区)的文化部门,组织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民间文学采风活动,共搜集到17个门类(神话、风物、人物等)5000余个民间传说故事,先后编印出版了《崂山民间故事全集》等21个崂山民间故事专集,其中根据《崂山道士》改编的动画片享誉国内外。崂山民间故事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名篇,如《崂山的传说》、《石老人的故事》、《枣核儿》等等。人们通过这些故事来赞美崂山人的智慧和力量,褒扬崂山人的勤劳善良,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柳腔

大致产生于清乾隆年间的即墨西部地区,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与当地民歌、小调相融合,逐渐形成的一种板腔体戏曲,采用四弦胡琴伴奏。主要传统剧目有:四大京、八大记。1992年被文化部列入“天下第一团”的行列中。2004年即墨被评为“山东省民间柳腔戏艺术之乡”。 2008年,即墨柳腔被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1年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腔代表性传承人袁玲。

即墨区柳腔艺术中心是该剧种现有的唯一专业剧团,致力于传承保护和推广柳腔。近年来,推出了多部精品力作活跃在大众视野。如《守望》、《一个红绸包》、《七个电话》、《田横别齐》、《家风》等,使“柳腔”这一即墨民间艺术瑰宝在传承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全面升华。

孙膑拳

孙膑拳是后人假托孙膑之名所编创,是流传于山东的主要古老拳种。孙膑拳创始于何时,至今各说不一,但由杨明斋先生流传至今无异议。孙膑拳传统套路有基本功法、单手练、大架、中架、小架、捶谱、六十手、对练和孙膑拐。

孙膑拳运用孙膑兵法“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采取打架统一方法,风格独特,击技性强,重实用。孙膑拳有着一套自己的理论系统,蹲走跛行是其最突出的特点,尤其强调静坐行功,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孙膑拳的内容丰富,风格独特,防身健体,老少皆宜。在长期演练中,孙膑吸取了武林各门派的击技特点,使其更臻于实用,具有行拳出手顺达流畅,手足并进力达四梢,攻防显著,迅捷勇猛,不仅能击敌防身,更能健身养生,且易学易练。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秃尾巴老李传说产生于历史文化悠久的即墨区龙山街道天井山上,同时在山东大地、东北黑龙江和陕西等地区广为流传。其主要传说故事有:“黑龙降生”,“ 黑龙祭母抓池除孽龙”,“秃尾巴老李杀白龙为民除害”、“秃尾巴老李率众战沙俄”、“秃尾巴老李惩治列强侵略”、“秃尾巴老李擒凶伸民冤”、“秃尾巴老李行云布雨”、“邑侯步祷祈雨”、“取明嘉靖龙牌”、“慈禧祈雨”。明朝万历年间即墨知县许铤、明末即墨人周如锦、清朝黄垍、周铭旗的个人作品中都有关于龙山秃尾巴老李的记述。每年阴历六月十三是秃尾巴老李诞辰日,当地举行盛大庙会,从明朝至今而不衰。现存明清以来地方官员所刻的铜(部分鎏金)、银、铁质求雨龙牌63面,是关于秃尾巴老李这一民间传说文化遗存和史料保留最多的地方之一。

秃尾巴老李系列传说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底蕴,它是历史上山东人闯关东的真实反映,同时也体现了乡土大众艺术特色,是文人与普通百姓双向创造的结晶。系列传说久传不衰,是胶东沿海一带地域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

徐福传说(原黄岛区和原胶南市)

两个代表着不同地域的徐福传说分别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扩展名录。徐福,秦代方士,于公元前219年、210年两次上书秦始皇,为其寻找三神山和长生不老药,率领一支载着两千童男女及五谷、百工的庞大船队,从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徐山起航,出海东渡,一去未归。至今,当地的仍然遗留徐福石屋,徐福水井、徐福观星石、棋盘石、车辙石等遗迹和众多的传说。

徐福传说是一次大规模海洋文化事件,也是一次大规模文化传播。徐福传说架起了中日韩以及东亚各国文化交流的桥梁,记录并发展了中国和日本以至东亚各国的许多神话传说,早已形成了东亚徐福文化圈,具有重要的区域文化意义。

徐山作为徐福第一次出航东渡的启航点,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山上的文物古迹和众多的奇石、繁茂的树木,具有重要的文物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螳螂拳

螳螂拳为明末清初胶东人王朗,也就是于七所创。相传,于七察螳螂捕蝉之动静,取其神态,赋其阴阳,明刚柔、虚实之理,施以上下、左右、前后、进退之法,演古传十八家手法于一体而创制了螳螂拳法。于七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领袖,起义失败后潜入崂山,在华严庵出家,法号“善和”,为华严庵第三代住持。于七创制螳螂拳后,将其拳法悉心传与螳螂拳从崂山传于僧众,久而久之,演习者日众,逐渐形成了“太极螳螂”、“梅花螳螂”、“七星螳螂”、“六合螳螂”等主要流派,成为半岛地区重要的武术门类之一。

鸳鸯螳螂拳展示。

2008年9月,螳螂拳入选第二批崂山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2月入选第二批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入选第二批山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鸳鸯螳螂拳

螳螂拳为明末清初胶东人王朗所创。相传,王朗祖师察螳螂捕蝉之动静,取其神态,赋其阴阳,施以上下、左右、前后、进退之法,演古传十八家手法于一体而创螳螂拳法。螳螂拳经过多年实践磨砺,逐渐形成鸳鸯、七星、梅花、六合等流派,成为中华武术的一大奇观。其中,鸳鸯螳螂拳以阴阳结合、内外双修,拳法动作左右对称,如同鸳鸯成双入对、如影相随一般,故冠以“鸳鸯”之名。鸳鸯螳螂拳主要流传在山东的烟台、青岛等地。2014年,晋级国家级非遗项目。

鸳鸯螳螂拳以其独特的拳法和左右双修的全面训练思想,成为螳螂拳中颇具特色的流派。鸳鸯螳螂拳共有套路三十三套,包含勾、搂、采、挂、刁、缠、劈、挂、翘、踹等多种武术手法和腿法,套路编排长短兼备,上下交替,内外相接,处处保持完整性态势,套路动作朴实无华,刚柔并重,强刚极柔,处处带有弹性。

王戈庄上网节(渔民开洋、谢洋节)

也称渔民开洋、谢洋节(俗称田横祭海节),是山东省即墨区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渔民在漫长耕海牧渔实践中创造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每年谷雨前后,渔民们在修葺船只、添置渔具等准备工作就绪后,选择黄道吉日将渔网抬上船,举行祭海仪式,俗称“上网”。

每到此时,家家户户亲朋好友相聚,在海边设供桌,摆放乡风浓郁的面塑、披红挂彩的黑毛公猪、燃放万挂大红鞭炮,举行气势恢宏的祭海仪式……500多年的世代传承,田横祭海节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渔文化特色最浓郁、原始祭海仪式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文化品牌。也是即墨文化内涵和旅游形象的一张“蓝色名片”。2019年的田横祭海节活动,提出了以“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双招双引、培育幸福产业、发展文化旅游、满足人民需要”为宗旨,“文旅融合”“经旅融合”“休闲娱乐”三大板块协同发力。借助田横祭海节的东风,在传承非遗文化,挖掘海洋基因,搭建乡村振兴文化平台,激发百姓内生发展动力方面重点发力,谋求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责任编辑:程雪涵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