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问题,找准穴位!现场调研后,青岛市长主持召开全体会议部署逐梦深蓝!

最近几天,青岛在“海洋圈”很火——

全国海洋宣传日主会场放在青岛,联合国“海洋十年”中国研讨会同步在青岛启动,中国气象局与青岛共同主办的海洋气象科技创新战略研讨会举行……

这为青岛发展海洋经济凝了心,聚了势。聚光灯下的青岛,正顺势而为,加紧谋划。

6月9日,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到崂山区和青岛蓝谷调研海洋经济发展情况时指出,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是青岛最鲜明的城市特色和最大的本土优势,要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两天后的6月11日,赵豪志主持召开青岛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建设海洋强省要求,研究审议有关文件,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

这次会议审议了《中共青岛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青岛市海洋领域重点项目推进服务管理办法》,听取了全市经略海洋工作和有关部门海洋重点工作情况汇报。

这是时隔半年,该委员会第二次召开全体会议。

赵豪志指出,青岛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在海洋,海洋工作必须创一流、当排头,走在最前面。要坚决扛牢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中的责任使命,加快建设更具引领示范作用的现代海洋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海洋强国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将海洋发展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战略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十四五”开局之年,各地纷纷在发展海洋经济上加快谋篇布局,用“蓝色引擎”驱动城市未来。可以想见,“十四五”时期,沿海城市在海洋经济领域的竞争将愈发激烈。

经略海洋,是青岛谋求强盛的重要方向,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的殷切期望。

青岛在海洋科研领域的优势无需赘述,但短板同样明显。

青岛想要在未来竞争中取得领先,发力点就是补短板、锻长板,把青岛的科研和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这是老生常谈,关键是抓牢抓实,抓出成效。要把目标分解细化为一个个有足够支撑力的项目,用实打实的涉海大项目托起产业,用实力雄厚的产业托起这座海洋城市的美好未来。

1、逐梦深蓝正当时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从古至今,中国人探索海洋的脚步从未停止。

当前,全球新一轮海洋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共建共享的海洋全球治理体系正处在历史的转折点。

“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面对这一汪湛蓝海水,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为深耕蓝色国土指明方向,推动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近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0010亿元,占全国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8%,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9%。

海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对“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作出专章部署,提出,坚持陆海统筹、人海和谐、合作共赢,协同推进海洋生态保护、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权益维护,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进入“十四五”以来,沿海各地纷纷出台政策,加快布局海洋经济。

近日,福建省政府印发《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打造海洋渔业、绿色石化、临海冶金、海洋信息、航运物流、滨海旅游等6个千亿产业;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5万亿元左右,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5%左右。

6月4日发布的《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力争全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2800亿元,稳居第一方阵;海洋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3%,海洋创新能力跻身全国前列;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强港,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000万标箱以上,海洋港口服务水平达到全球一流。

作为全国首个海洋综合管理示范区和第二批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深圳将海洋置于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拓展经济发展空间的“蓝海”,支撑“全球标杆城市”建设。截至目前,海洋生产总值已占深圳市GDP值约10%,继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业、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之后,成为深圳第五大“支柱产业”。

发展海洋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近年来,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眼下,海洋经济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窗口机遇期,青岛应当抓住,而且有实力抓住。

2、青岛的长板与短板都非常突出

多年的深耕,让青岛在全国、乃至全球海洋科技领域占得一席之地——

目前,包括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在内,青岛共有国家深海基地等“国字号”涉海科研机构近30家,约占全国五分之一;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30家,约占全国三分之一;全职在青涉海院士约占全国三分之一。这三项指标均排名全国第一。

青岛雄厚的海洋科技实力令人羡慕。这些年,青岛以海洋科技创新为引领,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实现突破——

基于北斗卫星成功实现6000米深海全水深大容量数据实时传输,使我国全球海洋定点定时观测能力居于世界前列;

深海高端装备联合实验室自主成功研发深海4000米级Argo浮标,使我国成为全球第4个掌握此项技术的国家;

与探测联合实验室(天津大学部分)研发的“海燕—X”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达到10619米,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

但坦率地讲,既有海洋科研机构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调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前沿、尖端科研成果数量还不够多,海洋科研创新策源地功能还不够强;

科技成果转化率还不够高,对产业发展的赋能还不够强。尤其是,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还需提高,存在“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这不是一个新问题。从2019年起,青岛发起经略海洋攻势,成果转化,就是攻坚目标之一。经过两年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2020年,全市涉海技术交易823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8.35亿元,同比增长35.1%。

跟自己比,进步明显,但规模还不算大,对全市科技创新的驱动力还不够强,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还不够高。

当然,科技成果转化历来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所谓“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雄厚的海洋科技创新资源是青岛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和长板,但如果不能持续、充分发挥作用,就会逐渐丧失优势,甚至有可能转化劣势和短板。

而有的城市原来的弱势可能逐渐变为优势。深圳就是一个典型。早些年,高端研发机构,尤其是国字号研发机构的缺失,是深圳海洋科技创新的短板。但经过这些年的奋力追赶,深圳已建及在建海洋领域各级创新平台34个,建成海洋高端装备、海洋电子信息、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资源开发等一批海洋科技基地,近千名海洋领域高级研究人员聚合起新的生产力。

深圳这个曾经的海洋科技创新洼地,正在拔地而起,逐渐成为海洋科技创新的高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海洋领域更是如此。赵豪志指出,要更好发挥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建设海洋高端创新平台,健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完善市场化的人才评价体系,强化人才服务保障,以改革思维推动海洋领域科技成果转化,把青岛的科研和人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3、根基在产业,关键在项目

经略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关键要做大做强海洋产业,重点要加快引进和培育一批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涉海大项目。

青岛的海洋经济总量较大,占到全市GDP的近30%,但海洋资源分散、产业链不够健全、产业竞争力不足。今年,青岛提出把海洋经济作为重点打造的5个全国一流产业集群之一,就是要下定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实现海洋产业的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无论是海洋产业转型跨越、海洋科技创新引领,还是海洋港口提质增效、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都需要一个个项目来支撑,离开了具体项目,发展海洋经济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青岛海洋领域项目建设的势头不错。2020年,全市总投资4000多亿元的134个涉海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9.3亿元,达到年度计划投资的110%;全市新签约项目102个,计划总投资2295亿元,项目总投资、项目数量较上年分别增长46.6%、12.1%。

但也要看到,具有行业引领性的大项目、好项目数量还不够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不够强。项目只有落地了,投产了,才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

赵豪志指出,要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进一步明确海洋产业发展方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挂图作战推进涉海重大项目建设,推动海工装备制造等海洋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实现规模化、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面向“十四五”,青岛经略海洋的决心是笃定的,目标是远大的,要坚决扛起责任,要实干,更要干实,敢于先行先试,勇当排头,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

作者 | 沈默   摄影 | 丘欣敏    编辑 | 长亭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