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接棒”!学上海,第三批“结业”,第四批整装待发,市长这样批示……

颦鼓再催征,南下学习步履不歇。

6月12日上午,青岛市赴上海专业实训第三批总结暨第四批动员会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

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赵豪志作出批示:

选派干部赴深圳、上海体悟实训、专业实训是市委着眼于打造“三化一型”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赴上海专业实训自2020年6月启动以来,聚焦现代服务业这个主题,全面对标上海、积极学习上海、深刻体悟上海,帮助广大干部开阔了视野、提升了境界,改进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展示了青岛干部的良好形象,增进了青沪两地在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市委组织部要认真总结实训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推动这项工作向“深、细、精、实”方向深化拓展,搞活实训方式,用好实训成果,进一步激发全市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王锦玉进行工作汇报,“通过沉浸式、交互式、转化式实训,敲开了上海最好企业的门,打开了个人思想解放的窗,全方位锤炼了‘三化一型’的素质能力。”

第四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殷连刚作了表态发言:“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上海经验与青岛实际结合文章,跑出属于‘第四棒’的精彩!”

端午小长假第一天,牺牲休息时间,就赴上海专业实训专门搞一场总结与动员大会,再次表明了青岛市委对实训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实训队员们的殷切期望。

自去年6月28日青岛市委与第一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集体谈话起,近一年时间,连续三批、共计362名专业实训干部已经完成全面对接上海的“前三棒”,第四批151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也即将启程。一批接一批、一棒接一棒,在前三批“拓荒”与“深耕”的基础上,用心向上海学习取经,目标越来越明,路径也越走越清。

显然,在2021年即将过去二分之一,各项重大战略基本谋定,一个中长周期的关键发展阶段正在开局的当口,青岛再次拿出大魄力、下大力气,将学上海作为常态化、平台化、机制化工作来抓,是期寄干部队伍人心思上、人心思进、人心思干,来深度“搅活”城市发展的“一池春水”。

即将站在上海这片热土,每一名实训干部都代表着青岛形象,都是青岛名片,实训干部展现出来的精气神,就是上海这座城市、上海企业家、上海人民看到的青岛的样子。

在未来的100天里,在抓推进、抓落实、抓突破的关键时期,专业实训干部作为“尖刀兵”,将向上海、向青岛展现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压实责任、使命在肩的进取状态,在上海奏响“实干”的青岛强音!

1、第三批:不是“结束”,而是“新起点”

6月10日,第三批158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顺利返青,完成了牵手上海、学习上海、融入上海的“第三棒”!

自3月1日起,在青岛市委党校经过一周的集中培训,到3月7日正式南下上海,再到6月10日结束专业实训,百余天时间,聚焦现代服务业,158名专业实训干部围绕资本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五大领域,对标先进找差距,检视自身补不足,同时结合共享实体经济发展、共商科技创新合作、共促数字化转型、共享城市有机更新利好等青岛所需,探寻上海经验与青岛实际相结合的“文章”。

通过沉浸式、交互式、转化式“三段论”实训,推动了专业实训往深处走、往实处走,实现了培养干部和推动发展的“双丰收”。

总结大会上,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临时党总支书记王锦玉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短短三个多月,联络上海企业家、专业人才2.3万人次,参观考察上海企业单位4000余家次,参加大型活动2400余场次,对接各类平台70多个,新拓展实训单位30家;首创“青沪学堂”品牌、“学习风向标”期刊,累计刊发各类文稿290篇、86万字,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报告纳入市委市政府决策。

期间,在继承和学习前两批赴上海专业实训的基础上,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还创新了思路打法,通过做实、做强青沪企业家联谊会,成功举办“上海企业家走进青岛”活动,促成总投资102亿元的11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

建成启用上海“青岛城市客厅”,开辟了青沪两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里程。同时,在全球创投风投大会、RCEP创新试验基地推介会等会议期间,在沪举行了20余项大型会议和重要活动,发挥了很好的媒介作用。

越来越多的上海企业来到青岛,越来越多的青岛企业走进上海,青沪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形成了资源交融、要素汇集、合作共赢的良性循环。

“上海时间”虽然有限,“实训成效”也固然可喜,但“上海使命”没有止境。

回到岗位的第三批158名赴上海专业实训干部,接下来要做的是始终保持实训时的劲头,继续写好专业实训“后半篇文章”。

如,怎样把专业实训所思所学与自身岗位特点相结合,在更大的坐标中、更宽的视野中审视自己的工作,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干出新气象、新业绩;

怎样发挥“火种”作用,影响带动身边人,在思想上带头,打破思维定势、跳出舒适区,点燃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活力;

怎样继续夯实青沪合作的“桥梁”,利用既熟悉青岛又熟悉上海,既懂政府又懂企业的优势,积极为两地合作牵线搭桥,力促项目落地、见效、做实!

在这个层面讲,第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具有节点意义的6月10号,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2、第四批:做好“接上海”“接青岛”两篇文章

一座城市能级的跃升,背后必然是现代服务业的突破提升。

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处于全国乃至全球最前沿,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常年稳定在70%以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打响了“上海服务”品牌。

青岛要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塑造新优势,也必须发挥现代服务业的“强引擎”作用,为城市发展持续注入动力和后劲。

基于此,从去年6月28日第一批赴上海专业实训开始,聚焦上海“现代服务业”,就是一个不变的主题。今天的动员大会,市委对第四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的要求,依然如此。

有定力,有恒心,关键时刻才能体现功力。这不只是市委对实训干部一个“向内”的要求,在一定意义上,一批接一批派干部到上海,在面向未来更加开放的市场主体时,战略层面的清晰、坚定,这恰恰是一座城市最大的吸引力。

专业实训就像一场“接力赛”,一棒接着一棒跑,才能走得更远,抵达胜利的彼岸。但每一棒有每一棒的使命,每一棒也都应有每一棒的精彩。如何在上海鲜活的实践场景中学习先进经验、体悟发展逻辑、锤炼过硬本领,跑出“第四棒”的精彩?

一是要“接上海”,架起青沪现代服务业合作的桥梁——

当前,现代服务业正处于加速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实训干部应该树立系统观念,结合青岛当前实体经济发展、数字化转型、城市有机更新等各方面工作,全面对标、全面对接上海现代服务业,力求在多个方面、多个领域取到真经。

同时,要现学现用、活学活用,勇于试水、大胆划水,架起青沪现代服务业合作的桥梁,积极推动青沪双方在资本金融、航运贸易、高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等领域的合作。

二是要“接青岛”,为青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献计出力——

全面对接、纵深体悟的最终目标是学以致用,推动青岛更好地发展。今年是“项目落地年”,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市委明确了推动服务业融合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赋能先进制造业、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生态等三个重要着力点。

这要求专业实训干部一定要从推动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度和角度,潜心研究前沿问题,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领域、应用新场景、技术新支撑等方面,多献精准之策。

无论实训形式如何变换,“带着问题去上海,带着答案回青岛”,是整个实训工作的出发点。在深体悟、实对接中,着力做好“接上海”“接青岛”两篇文章。

3、学上海:透过体量差距,学习背后的发展逻辑

上海,一座与青岛历史基因、城市风貌、产业结构契合度非常高的城市。从第一批实训开始,锚定资本金融、航运贸易、科技服务、文化旅游、商务服务五大领域,就是专业实训的方向。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五个领域,上海昨天走过的路,就是青岛今后要走的路,值得实训干部深入研究借鉴。

对此,前三批362名专业实训干部,已经做了一些深入探讨——

譬如,资本金融方面,青岛提出“南有陆家嘴、北有金家岭”,但青岛在金融产业规模和服务能级、外资金融机构聚集度、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面的层次还不够高;

航运贸易方面,不论集装箱吞吐量,单就航运金融、咨询、经纪、保险等要素市场方面,青岛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依旧任重道远;

商务服务方面,青岛已经将此作为重点发展的13个新兴产业之一,但在总部经济、法律、会计、咨询等专业服务方面,缺口依然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赴上海专业实训,不是为了了解别人的创业故事、复制别人的制度,更不能把关注点放在青岛差距有多大上。

上海现代服务业的成功实践,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就领域抓领域”,而是一体化发展、系统性推进的结果。

体量的对比不是实训的目的,需要专业实训干部寻找的,是透过体量差距这一现象,体悟实训企业的管理逻辑、上海发展生态的生成逻辑,以及支撑上海发展的行政逻辑。

当然,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文字材料中极端抽象、或某个局部的浅显展示,而是在上海城市运行、企业运营的实践之中。许多细节、逻辑甚至在“灰色地带”的边界摸索,只能靠设身处地去观察体会,许多上海“老师”不明说的经验,也需要实训干部自己去把握体悟。这也就是市委一再强调,“要将干部置身最鲜活实践场景”的初衷。

从不同角度体验所在企业的各个方面,研究他们优势在哪里,学习他们怎么研究政策、研究项目、研究市场、研究技术、研究产业,了解他们需要政府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反思我们应该提供什么服务、怎样提供服务。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作用”,通过学习上海的先进经验做法,拿出真正管用的实招,推动青岛高质量发展,这是专业实训的逻辑“起点”。

接过“接力棒”,殷连刚代表第四批赴上海专业实训队作了表态发言。他说:“在继承和学习前三批赴上海专业实训以及深圳体悟实训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并带着对工作的思考和研究开展专业实训,做好上海经验与青岛实际结合文章,切实以实训成效提高青岛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期待着在牵手上海、学习上海、融入上海的新征程上,第四批能跑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作者 | 胡相洋    编辑 | 长亭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