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鹏城来‧体悟手记⑧|我被AED“包围”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6月14日讯 一场普通的欧洲杯足球比赛,因为丹麦国脚埃里克森突然倒地不起,成为了令人瞩目的焦点。医护人员借助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把这位球星从死神手里拉回来的那一刻,同时唤醒了大家的急救意识。

回想起来,在青岛的时候,单位里就组织过AED使用培训。AED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神器”,能大幅提高抢救成功率,关键在于它是非专业人员也能轻松使用的“傻瓜机”,按语音提示就能操作。来到深圳以后,每天上下班,我都会在地铁通道的柱子上看到一台AED设备,静静地待在那里,迎来送往。

“AED导航”中密密麻麻的设备。

当AED成为球场主角后,我也格外留意身边的“救命神器”。这才发现,我每天经过的这个地铁站,在两个不同方向的候车厅还各有一个AED。这里既不是转乘站,也不是居住或商业聚集区,客流量并不大,只是个普普通通的站点,就配备了三台这样的设备。一个地铁站尚且如此,全市又是什么状态呢?深圳市在2017年启动公众场所配备AED计划,说干就干的作风推动着计划的落实……3年多来,深圳已经在大街小巷设置了5000台机器,成功登上了AED覆盖率全国第一的宝座。

地铁10号线冬瓜岭车站里的AED。

底子打好,更重要的是派上用场。“不需要时遍地都是,到需要时销声匿迹”,是我们每个人都碰到过的情况。而这个即便是找垃圾桶都会遇到的困扰,在找AED时竟然被解决了……借助网络的力量,深圳市急救中心发布了微信小程序“AED导航”,把所有AED的位置搬到了我们的手机上。打开小程序时,我不自觉地喊出了“哇塞”。即便事先了解到AED的数量很多,但还是没想到,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完全把我“包围”了。

跟着导航,找到了社区里的AED。

导航没有“偷懒”,对地点的描述详细到了极致。比如每天与我见面的那一台,在地图上被标注为“地铁10号冬瓜岭站站厅B端车控室对面柱子上”。尽管天色已晚,我还是忍不住选了两个离我较近的点,想测试一下导航的精准度,结果成功在“特皓山庄2栋(新阁社区图书馆门口左侧墙壁)”和“长城盛世二期2栋(1楼左侧立柱)”两处地点各找到了一台AED。熙熙攘攘的小区里,这些“救命神器”默默守在一边,“不需要时无声无息,需要时无处不在”,就是如此吧。

也许,先想一步、多做一步,就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步。就像AED一样,在大量布置的基础上,让大家看得见、找得到,才能用得上。深圳AED是榜样,因为它已经挽救了23例病人的生命……(青岛市第六批赴深圳体悟实训干部 赵哲龙)

责任编辑:孙源熙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