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连岛北岸海藻场调查
《海底小纵队》是一部非常受小朋友欢迎的动画片,他们是一群活跃在海底的小小冒险家,在队长的带领下,发挥特殊本领,克服险境,探索海洋奥秘,发现未知生物。现实生活中,也有一支这样的“海底小纵队”,他们就是自然资源部北海监测中心的调查人员,他们的工作就包括下潜青岛周边海域,调查海洋生物。
选择潮连岛其中有“奥秘”
迎着朝阳启程!本次调查小组一行三人,由北海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齐衍萍和同事刘霜和于庆云组成,他们从青岛奥帆中心海域乘帆船出发,经过3个多小时的航程,到达了潮连岛附近海域,此时海面光线很强,海况很好,水下能见度很高,非常适合潜水调查,做好下潜准备工作后,调查队伍再次朝研究海域出发了。在进入神秘海底世界之前,齐衍萍首先要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海藻场。
“海藻场是由大陆架区的硬质底上生长的大型藻类和其他海洋生物群落所共同构成的一种近岸海洋生态系统,是与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等并称的近岸海域典型的生态系统之一。海藻场中大规模海藻在水下生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水下森林”景观,为很多海洋生物提供了栖息的场所,同时也像森林一样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可为海域食物链提供强有力的食物保障。 ”齐衍萍告诉记者,另外之所以选择潮连岛调查海藻场,主要是因为潮连岛位于北纬35°53’34”,东经120°52'32”,面积0.25平方千米,距离青岛市区约有40千米,是青岛市离陆地最远的海岛。潮连岛属于无居民海岛,受人类活动干扰少,周边生态系统保持较为完整,海藻场生态系统保护较好。
把海底小客人请回实验室
经过短暂的水面适应后,齐衍萍决定下潜! 5米、10米、15米,尘世的喧闹一下子就消失了,耳朵里能听见的只有自己的呼吸声。视线里的世界随着深度的增加慢慢变得丰富多彩,映入眼帘的是水下壮观的大片海藻场,好多熟悉又陌生的海藻朋友,原来海藻们的家如此漂亮。
“咦,前面趴着一只美丽又安静的海燕,悄悄躲起来的褐菖鲉、隐藏在迷惑性藻体中的大大的牙鲆鱼,这些海藻场里的常客在我们身边游来游去,岩石缝里一只大螃蟹(日本蟳xún)还举着钳子在欢迎我们。这些小家伙我们是不带回去的,只是要给它们拍照留念,以备研究之用。 ”齐衍萍说,海底世界简直可以用“惊艳”二字来形容,很多不熟悉的“小家伙”从她身边游过,没有丝毫畏惧,而她也友好地试着去抚摸、亲吻它们……齐衍萍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只顾着看,自己的调查任务不能忘,同时,她赶紧与同事配合把不认识的几个海底“小客人”请回实验室好好了解一番。
“这次下潜我还看到了金黄色的‘裸平鲉’,这种鱼在此海域很少见,它们应该是受黑潮余流影响,所以来青岛做客的。也与我们海洋生态改善有一定关系。 ”齐衍萍说。
此次调查在北海区当属首例
经过此次调查,研究团队发现,潮连岛南北两侧水深10米之浅的海域均分布有较大面积的密集海藻场。岛体北侧海藻场主要分布于岩礁海底,南侧海藻场主要分布于礁岩海底和砂质海底;密集区海藻平均覆盖度达90%以上,湿重生物量可达4千克/平方米。
“我们通过水下观测。还发现海藻场中栖息着许氏平鲉、褐菖鲉、牙鲆、条石鲷、裸平鲉、花斑平鲉、马面鲀、日本蟳、脉红螺、皱纹盘鲍、仿刺参、沙海蜇等十余种经济海洋生物。 ”齐衍萍说,海藻场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系统生产力、改善海洋生态状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北海监测中心此次开展的潮连岛水下海藻场潜水调查,在北海区当属首例,亦填补了青岛近岸海域潮下带海藻场生态学调查的空白。(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李彦宏 肖梦婕/视频剪辑 )
责任编辑:单蓓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