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都高度重视科技事业,科技事业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始终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战略作用。
市统计局梳理历史数据显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岛科技事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科技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青岛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指导思想,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抓人才、资本、技术、平台、服务等各类创新要素,努力建设成创业者创意、创新、创造的“热带雨林”,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图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新中国成立前
几经破坏 科研受阻
20世纪30年代初,青岛集中了一批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可谓众星济济,人才荟萃,使青岛一时成为中国的科学、文化名城。
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期,科学技术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科研工作基本停止。
抗日战争胜利后,随着国立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和科研机构的恢复,青岛的科学技术重新发展。但由于内战的爆发,科学研究工作又受到严重影响。
图为上世纪30年代的国立山东大学
新中国成立后
调整恢复 逆境开拓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的专业科学研究机构经历了建立、调整、恢复、发展等阶段。
1952年全市仅有科技人员3000余人。自1958年成立了青岛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和科学技术研究院后,建立了9个专业研究所。
20世纪60年代初期,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青岛相继调整和建立了一批地方科研机构。全市有独立的科研机构24家,其中中央属7家、省属3家、市属14家。科研机构拥有职工3773人,其中科技人员1500余人。新的科研机构相继建立,老的不断充实完善,青岛开始由单一研究领域向多学科综合研究发展。1963年前,全市实现科研成果167项。其中,海带自然光育苗法、细纱半机械插管机、浆纱机半机械化落轴装置、应用磷化锌熏蒸储粮害虫等4项科研成果获国家批准的创造发明。
十年动乱,全市科技创新事业遭到严重破坏,广大科技工作者在逆境中顽强开拓。这一期间仅收入《青岛市科技成果选编》的项目就有496项。如为了我国成功地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为石油勘探、航空、航海事业等国防建设、经济建设和科学实验,青岛半导体研究所研制并提供了多种性能优越和质量可靠的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在1978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青岛共有中央、省属的52家单位荣获55项奖励。
图为在1960年国民经济遇到极大困难的情况下,教育部和有关部门仍给当时的山东海洋学院批建了我国第一艘2500吨级的海洋实习调查船——“东方红”号。
改革开放以来
队伍壮大 项目增多
1978年5月,青岛市召开了全市科技大会,审定了《1978-1985年青岛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这次会议拉开了我市科技创新事业改革开放的帷幕。经过十年努力,全市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稳步推进。
科研队伍不断壮大。1988年底,青岛共有中央、省、市及民办独立自然科学研究机构101家;其中,中央属12家、省属6家、市属38家,拥有十余所海洋研究和教学管理单位,基本形成了海洋科研的战略优势。科研机构中研究人员达到5159人,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4.8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15.1%。
科研项目逐年增多。从1978年至1988年,青岛承接的科研项目累计达12955项。“七五”期间,青岛还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和课题27项,承担 “星火计划”15项,取得科技成果4824项,是1966年至1978年十三年总和的5.8倍。其中,19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331项属于国内首创或国内先进。仅1981年至1988年,就有21项科技成果获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展(博)览会奖牌,50项获国家级奖励;推广应用3207项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80%左右。
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建设。根据“积极、慎重、探索”的原则,青岛不断放活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让科研机构走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这一时期,技术转让、技术交流、技术协作促进了科研、生产的横向联合,各种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体不断涌现。至1987年末,青岛有各种形式联合体600多个。自1985年至1988年底,全市共举办和参加全国技术交易活动40余次,签订和达成协议1300余项,累计递交767项专利申请,有348项取得专利权。
图为中国“扇贝之父”张福绥院士掀起了我国海水养殖业的第三次浪潮。
“十三五”时期
创新引领 成果丰硕
“十三五”时期,青岛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聚焦营造创新创业生态这个关键,发起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打造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新经济”加快培育。“十三五”以来,青岛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市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推动新产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2020年,全市新经济增加值达到4041.13亿元,占GDP比重为32.6%,占比接近全市经济的三分之一,居全省首位;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4.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7.9%;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10.8%。
科技要素投入持续增加。目前,青岛已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2019年,青岛全社会研发人员达8.7万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中研发人员为3.3万人,是1988年(首次建立工业科技统计制度)的3.1倍。科技队伍规模显著提高。同时,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市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2019年,全市投入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294.6亿元,是2000年的22.2倍。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由2000年的1.16%提高到2.51%,提升了1.35个百分点。同时,科创平台建设扎实推进,截至2020年末,全市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2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9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2家。
图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成功试跑。
科技研发产出成果丰硕。“十三五”期间,我市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自主研发万米级深海水下滑翔机,刷新下潜深度世界纪录,建成国内海洋领域首个冷冻电镜中心。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下线并成功试跑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中科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打造重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中科院、山东省、青岛市三方共建山东能源研究院,打造国家级能源创新平台。2020年,青岛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428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13项;技术合同交易额286.6亿元,同比增长68.0%;涉海技术合同成交额28.4亿元,同比增长35.1%。全年有效发明专利38549件,同比增长20.7%;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41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755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4396家。
图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万米级深海水下滑翔机。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青岛科技事业走过了一条极不平凡的道路,日益壮大的科技力量托举起一个城市奋进向上的发展轨迹。着眼当下,科技创新正在成为青岛城市发展最强劲的内生动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青岛更要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潜能,让科技创新这个大变局的“关键变量”成为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的“最大增量”,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岛智慧。(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通讯员 印春明 部分图片来自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责任编辑:管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