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户文明家庭风采 | 郝千慧、张恒银家庭:用温情坚守成就中国“潜蛟龙”

住在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前古镇社区的郝千慧、张恒银家庭,拥有山东省文明家庭、山东省五好家庭、青岛市文明家庭等多个荣誉,丈夫张恒银在海军从事潜水抢险,荣立一等功,被誉为深海“潜蛟”;妻子郝千慧被评为“山东好人”“青岛文明市民”等。而最受邻里群众称道的,是郝千慧一家展现出的乐观积极、热心助人的美好品格和和睦相亲、守望相助的温暖家风。

郝千慧、张恒银家庭是军人世家,军人的本色和初心已经融入到家庭基因,对家庭成员形成耳濡目染的影响。张恒银的父亲张德福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名海军老兵。作为村民代表小组长,张德福热心社区事务,积极为居民服务,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前古镇社区没有进行旧村改造,社区管理也不尽规范,张德福便组织夕阳红队伍,日常巡逻、清理卫生,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在父亲的影响下,张恒银怀揣着军人梦毅然入伍,成长为一名以保家卫国为己任、以抢险救人为使命的海上防险救生潜水员。亲朋劝他干潜水风险太高,他说:“我知道有很大风险,但怕死就不当潜水兵”;当救援陷入绝境,他说:“只要有一丝希望,就值得冒生命危险付出百倍努力。谁都不愿意直面生死,但有些事情总得有人去做。恐惧感再强烈,也抵不过身上所担负的责任。我唯一能做的就是:随时准备上战场,不管生死,带战友回家。”

“军人保国家,妻子守家园”。2014年之前,郝千慧对这句话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影视作品上。在与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老同学张恒银重逢相恋,并最终步入婚姻殿堂后,郝千慧才体会到这句话的真正意义。

张恒银作为北部战区海军某防救支队潜水班长,职业的特殊性让他根本无法兼顾家庭,且张恒银妈妈身患尿毒症多年。相恋时,张恒银一度为此担忧,担心郝千慧因为他家庭特殊情况而分手,也怕因为这种特殊情况导致婆媳关系不和……然而,善良淳朴的郝千慧用实际行动打消了张恒银的顾虑:婆婆住院期间,她给婆婆打水泡脚、换洗衣物,细心陪护;日常生活中她承担大部分家务,每周三次陪婆婆去医院做透析,这种事无巨细地操劳一做就是五、六年,并且无怨无悔。郝千慧说:“公公婆婆的乐观勤劳感染了我,虽然身患重症,婆婆总是面带笑容,乐观开朗,公公也照顾周到、相濡以沫。他们尽心尽力地帮助我操持家庭,也让我感到一家人相互扶持的温暖美好。”

“我们能够享受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2014年的订婚仪式,张恒银因执行任务未能到场,仪式便由张恒银父母一手从简操办。婚后第一个孩子,从怀孕到生产,张恒银都在外执行任务,直到孩子出生7个月时,郝千慧娘俩才在机场再次见到了执行完任务赶回来的丈夫。郝千慧说:“只要丈夫能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这些辛苦我都能承受。”

在缺席家庭生活的日子里,张恒银执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危险任务,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援奇迹”。尤其在“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故中,400多名群众倒扣江底,生死未卜。到达现场后,张恒银请缨第一个下水。由于船体窗户狭小,为深入救援他决定卸下背上的供气瓶,仅靠岸上相连的供气管提供氧气,这意味着,一旦供气管被割破将没有备份氧气应急。整整5天4夜,张恒银一直坚持这样开展搜救行动,其间遭遇了水下供气软管绞缠的险情……因为创造多次潜水救援的奇迹,张恒银被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媒体称为敢以命换命的深海“潜蛟”。

因为工作缺席孩子成长的每个重要时刻,张恒银总担心孩子会忘掉自己。郝千慧就经常给孩子看爸爸的照片,讲爸爸的英勇事迹,虽然两个孩子不能经常见到爸爸,但她们都深深地以爸爸为荣,立志将来要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人。(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

责任编辑:刘聪聪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