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空前!6月起,青岛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集中开启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文艺在这座城市以前所未有的声势表达人们心中最柔软而又最坚定的情感——

吹响庆典的号角,欢度我们的节日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城市则是文艺展现价值与生命力、见证其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抒情的舞台。

2021年,一系列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文艺活动,犹如浪花漫卷、跃动,汇聚起沸腾、欢乐的海洋。在剧院、广场、社区等公共文化场域,文艺吹响号角,以前所未有的声势表达人们心底最柔软而又最坚定的情感,共同欢度举国的庆典、我们的节日。

一场空前盛大的节日庆典

6月26日晚,一台主打红色经典的交响音乐会“唱支山歌给党听”在青岛市人民会堂开启,由此拉开了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演展览活动的大幕。音乐会上不仅有青岛交响乐团联袂国内五支交响乐团合奏的委约曲目《灯塔》,还特别邀请到青岛籍小提琴家吕思清奏响一曲富有年代感的中国小提琴曲《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同一天,大型广场文艺演出“颂歌献给党”在五四广场开启,青岛市文联各文艺家协会成员与岛城各界文艺爱好者上千人盛装聚首,台上台下两相辉映,将整个广场变身为讴歌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抒发群众情感与热爱的大型“表白”现场。

自6月起,全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系列文艺活动集中开启,并呈现出空前密集的声势。人们自觉投身于这场数量与品质兼备的盛大节日庆典之中。

在市文化和旅游局拟定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演展览活动计划中,6月26日至7月17日,就有10台青岛本土专业艺术院团推出的主题演出,陆续在市人民会堂、李沧剧院、永安大戏院、城阳大剧院、青话小剧场等五个剧场上演,涵盖交响乐、京剧、话剧、地方戏、民乐、歌舞等不同舞台艺术门类,经典与新作共同描摹、呈现文艺创作鲜明的时代特征;一场特别的展览活动“青岛红色文艺百年巡礼——‘号角’”,也正以图文巡展的形式,深入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展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青岛红色文艺的发展历程和辉煌基业。

与此同时,近百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与专业艺术院团的展演呼应。市文联相关负责人特别向记者提及了两项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正在进行的赛事选拔:合唱和广场舞。其中,全市范围的合唱选拔从4月底启动,五个组别共有超过1000支具备知名度的民间合唱团体参与,这还不包括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自组的数量和规模更为可观的合唱团队。毫无疑问,这是青岛历史上规模最大、参与者最众的一次合唱选拔展演。高涨的参与热情与普遍的高水准也让主办方考虑打破原先100支团队的入围数量,他们甚至不排除以联合展演的方式,以期让更多的合唱者在这个盛大的人民的节日站在这场盛况空前的庆典上,贺之以歌。

本土专业艺术院团的厚积与薄发

6月22日晚,由演艺集团旗下市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人民·江山》以集结了舞蹈、联唱、情景表演、朗诵、音乐小品等艺术门类的形式呈现,带领观众重温党与人民互为靠山、砥砺奋进的百年征程。与舞台呈现同样震撼的,是近400人的超大创演团队,它几乎囊括了歌舞剧院的舞蹈团、说唱团、现代乐团、交响乐团、民乐团、合唱团、舞美队以及所属的艺校教师群体等所有台前幕后人员。而坐镇这场举全团之力的舞台艺术创作的导演之一,是曾带领歌舞剧院两次斩获国家舞台艺术最高奖文华大奖的原院团当家人黄港,舞台艺术顾问则是参与创作文华大奖歌剧《马向阳下乡记》、战功赫赫的老编剧代路……“老将”再度出山,是出于个人的一份情怀与热爱,更是源于专业艺术院团的传统与责任,正如黄港所言,我们党从建立之时的50多人,壮大至今天超过9000万人,艺术地再现与描述100年间她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辉煌的历程,揭示其制胜的密码,是每一个专业艺术院团的使命担当。

歌舞剧《人民·江山》演出现场。王雷 摄

青岛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市歌舞剧院现任院长张乐群更愿意将这一新老聚首、全员“备战”的模式阐释为院团的厚积与薄发。在他看来,正是基于之前一次次专业上不安于现状的创新与历练,有了前辈领路人的传承与积淀,院团才能于新的征程中、于重要的历史节点处崭露锋芒,脱颖而出。歌舞剧院过去61年的历史进程,始终这样成长与精进,以文艺的力量呈现时代风貌的演进,引领一座城市的时代风气。

即将于7月1日再度公演的现代京剧《红灯记》,则是另一个维度的厚积与薄发。这出创排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老年观众甚至都能将唱词从头背到尾的年代记忆,也将呈现在市文旅局庆祝建党100周年的10台主题展演中。“观众戏越熟,这戏越难演。”这是市京剧院的青年演员们对《红灯记》的普遍态度。同时,他们也给这部戏一个新的定位,那就是“还原+鲜活”——要让老戏迷看到还原度,新观众看到鲜活的角色。只有真正去理解那个时代的革命者,演出现代人的朝气,才能打动今天的观众。而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时代风貌的演进。

一座城市的“精品”策略

这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主题节日庆典也成为本土文艺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引擎,透露出城市文艺创作力求“精品”的策略和所具有的综合实力。据透露,伴随节日氛围进入高潮,一批不同艺术门类的精品力作也将逐一亮相:其中包括以小人物命运展现党的百年历程的民族歌剧《国·家》;根据平度抗战老兵董成森一家真实事迹改编的话剧《光荣人家》。

即使是相对小众的地方戏,也在“精品”与市场的双重期许中竭尽所能。用现代吕剧的舞台形式还原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莱西经验”,是现代吕剧《民心安处是吾乡》的创作亮点,也是传统地方戏曲的破题之作。这部即将于7月5日登上庆典舞台的剧目,不仅由莱西市委、市政府和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扶持、倾力打造,还特别请来青岛市文化研究院的专家们担任艺术指导。戏中大胆采用电影闪回的手法制造了蒙太奇的效果,让道具、服装和调度紧密配合,有一场戏,男主角一转身就是一个闪回,水井后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偷玉米填肚子的艰苦岁月,从井后走到台前,就变成了当下老书记的追忆。还有战争场面的呈现,也融入了吕剧中鲜见的戏剧传统表演形式,制造视效上的突破……虽然导演说创新的方式是逼出来的,但这些契合现代观众审美的创意,的确提升了吕剧的观赏性,扩容了主旋律现代戏的观演群体。

现代吕剧《民心安处是吾乡》。 王雷 摄

一直以来,强大而高效的“顶层设计”,成为青岛舞台艺术精品创作的有效推力。“十三五”期间,青岛印发了《中共青岛市委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实施意见》《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管理办法》《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扶持奖励实施细则》,将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纳入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蓝图中。市财政文艺精品扶持奖励专项资金的设立等政策的持续发力,是杠杆,也是引导和保障。目前,扶持范围已经扩大到文学、戏剧、影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摄影、曲艺、杂技、民间文艺、文艺评论等12个文艺门类和品牌文化文艺活动项目,做到重点项目重点扶持。据相关部门统计,2019年以来,青岛共扶持创作类项目79个,活动类项目78个,投入金额共计4000万元。

庆祝建党100周年提供了一个契机,将青岛文艺精品创作的活力集中释放,标志着一个城市文艺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开启,也折射出城市活跃繁盛的文化生态。继往开来,党的优良传统与红色基因将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不竭动力,也将成为催生城市“精品”的不竭创意之源。(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李魏)

青岛日报2021年6月28日15版

责任编辑:王逸群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