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对方停留在“伤害-道歉-不改变”的循环之中时,我们应该用“拒绝”帮他成长

在关系中,我们经常谈论“拒绝”。

当被他人恶意剥削,或肆意索取时,大多数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但如果对方并没有恶意呢?

比如一个身处困境之人,请求你的帮助;或一个态度诚恳之人,恳求你的谅解。

这时,你还能心安理得地拒绝吗?

许多人可能不会拒绝,而是尽力地给对方帮助,也真心希望对方可以渡过难关。

但我今天是来泼冷水的。

有一种情况,即使对方真的需要帮助,也要拒绝。

否则,不仅不会令对方的处境“变好”,反而还会形成一种“阻碍”。

01.

多年前,我结识了一个朋友,她比我小几岁,为人真诚、善良。

得知她谈了多次恋爱都不成功,我就热心地帮她介绍了一个男朋友。

然而刚见了一面,对方就说不行。

我询问原因,男方说:“人也太实在了,毫无心计,有点一碗凉水看到底的感觉。”

原来,朋友太真诚了,初次见面几乎就把自己的一切,好的坏的都合盘托出了。

那时候,还没有“傻白甜”这个词,但现在想来,当时对方就是这个意思。

我告诉朋友,相亲时尽量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先要给对方留下个好印象。

再次相亲,朋友算是有了点经验,结果比较顺利,两人决定继续交往。

从那以后,朋友就经常向我询问与异性相处的经验,我俨然成了她的恋爱顾问。

为此,朋友对我很信任,也很感激。

可时间长了,这份“信任”却慢慢演变成了“依赖”。

有一次,她与男友吵架闹矛盾。

于是,她每天都把与男友的聊天记录发给我,请我分析局面,教她沟通。

整个过程给我一种感觉:似乎真正与男友谈恋爱的人,不是她,而是我。

连续两个星期下来,我被搞得筋疲力竭,而朋友的情况却丝毫没有得到改善。

经过这件事,我不得不去反思:我真的是在帮助她吗?

我一味地顺应她的需求,承接她的焦虑,不遗余力地帮她解决问题,她从中又得到了什么呢?

表面上看,她把焦虑和责任转移给我,可以获得短暂的轻松与安宁;

但实际上,在越来越依赖我的过程中,她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严重被削弱了。

换而言之,我的“不拒绝”,非但没有真正帮助到朋友;反而还助长了她的“退化”,限制了她的成长。

当看清这一点以后,我才意识到:

在关系中,真正的成全,并不是一味地“不拒绝”。

对方的问题,应该自己直面,而不是我来代替他解决。

只有这样,他才有可能在完整体验以后,实现真正意义的成长。

后来,我卸掉了“恋爱顾问”的职责,而朋友反倒在爱情中渐渐成长了。

02.

还有一件事,也是我果断地拒绝了对方。

儿子上小学时,经常和一个叫成成的同学一起玩。

成成和我们住在一个小区,我跟他的父母也早就认识。

小学二年级时,成成的父母相继出国打工,照顾他的是70多岁的、身体多病的奶奶。

奶奶只能照顾成成的吃喝,却无法陪他玩耍,帮他辅导功课。

成成的父母很信任我,于是就委托我平时多照顾一下孩子。

我经常让成成来我家吃饭、玩耍,有空也会辅导他做功课。

尽管如此,但成成还是很想念自己的父母,性格也有点内向。

我曾多次劝说成成的爸妈,让他们回国工作,可他们还是觉得挣钱重要。

有一天,成成的妈妈在电话中问我,可不可以让成成住到我们家来,他们愿意出钱。

我当即拒绝了成成的妈妈,这不是钱的问题。

从情感上来讲,我很喜欢成成,也愿意一直陪伴他成长。

但从理智上讲,我真的无法保证,会把给儿子的母爱,再原样不差地给成成。

万一有了偏差,对两个孩子都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影响。

再说父爱母爱是神圣而伟大的,岂是别人可以替代的?

后来,我又多次和成成的父母进行了沟通,告诉他们孩子真的很需要他们。

再这样下去,孩子的性格都会变得内向和忧郁。

半年后,成成的父母终于从国外回来了,成成也从内心孤独的留守儿童变成了性格活泼的少年。

03.

心理学博士陈海贤,曾分享过一个经历。

参加一个团体,他遇到一位“直率”的女士,经常犀利地攻击别人。

有一回,在连续被攻击了几次以后,陈海贤忍不住回了一句:

“你说话真的很伤人。”

这个回应让那位女士楞了一下。

第二天早上,女士率先开口了:

“趁我还有勇气,我要向陈海贤道歉。”

接着,她说了一段很真诚的话,承认自己脾气不好,为自己的举动感到很难过,并渴望能获得更好的关系。

当时,整个氛围忽然变得温暖而柔软,大家都看着陈海贤,并期待他也能温暖地回应这番话。

但在短暂的沉默过后,陈海贤却坚定地拒绝了她: “对不起,我不接受。”

因为通过连续几天的观察,陈海贤发现: 正是因为一道歉便能获得原谅,所以这位女士的行为一直停留在 “伤害-道歉-不改变” 的循环之中。

他向女士解释道: “并不是因为你给我带来了多大的伤害,也不是因为我对你有多生气; 而是我想用“拒绝”来告诉你,不是所有的伤害,都可以用道歉来弥补。”

从那以后,那位女士真的改变了。

她变得不再犀利,并多次在评价别人时,悄悄把伤人的话语替换掉。

很明显,陈海贤的“拒绝”,在她心里扎下了一根刺。

当切身体会到不被接受的痛苦以后,她学会了自省、改变与成长。

这就是“拒绝”带给一个成年人的成长与成全。

04.

在这里,我想澄清一点。

我们并不是鼓励大家去拒绝所有需要帮助、需要理解的真挚之人。

我真正想表达的是: 当我们的“不拒绝”,并不能令对方的处境变好时, 我们可以通过必要的“拒绝”,把责任归还给对方,促使他在现实困境中寻求新的解决之道。

当然,身为普通人的我们,没办法使用精准的心理分析,来决定是否拒绝。

这时,我们可以借助一个普遍通用的技巧,那就是: 相信自己的感觉。

当一个人向我们求助,或请求我们的谅解时,不仅仅包含着言语信息的“传递”,同时还包含着情绪情感的“投射”。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这份投射的感觉,来决定是否拒绝。

如果你的感受是正向的、愉悦的,说明对方正在积极地尝试摆脱困境,解决问题。

这时,你可以选择“不拒绝”,为对方增添一份力量,促进问题的完美解决。

但如果,你感受是沉重的、疲惫的,说明对方正在尝试把焦虑转移给你,逃避责任。

这时,你最好理性地选择“拒绝”。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重要的就是区分: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

你承担你的责任,我承担我的责任,我们可以一起碰撞,但我们绝不过度捆绑。

当你遭遇现实困境,寻求我的帮助,恳求我的配合,我愿意把我的经验分享于你,与你讨论,助你成长。

但我不愿意越过界限,去承接你的烦恼与不安,以此来“纵容”你。

相反,我会把原本属于你的一切责任,原封不动地归还于你。

然后,我会稳稳地站在这里,见证你的改变与成长。

从这个意义来讲,拒绝,也是对他人的一种成全。(作者|阿慧 天雅)

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你觉得遇到上面的情形,我们需要拒绝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更多内容请关注“观海·倾诉”频道。

责任编辑:李慧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