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生斌的“人设”崩塌提醒我们:互联网上的爱恨就在一瞬间,别轻易踏上情绪洪流

昨天,我们做了林生斌再婚生女的推送。

其实,这只是又一个网络红人跌落神坛的故事,但从这个事件中,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悟出点什么?

可以说,没有网络,没有海量网友舆论的推波助澜,也就没有今天的林生斌。

两天之前,林生斌还是对亡妻有情、对世人有爱的深情男人典范。

如今在很多网友眼中,已经变成了一边跟新欢你侬我侬,一边靠死去妻儿牟利的“双面人”。

目前网上的声音很多,有关于感情时间线的猜测,也有涉及金钱的。

死去的妻子朱小贞的哥哥也出来发声,疑似控诉林生斌和亡妻父母有财产上的纠纷。

朱小贞哥哥的微博截图。

在更多事实出现之前,也无法做进一步的揣测和推断。

所以只想抛开林生斌本人,谈谈更多经历过爆红的“普通人”。

无论当初被捧红的契机是什么,他们都多少经历过口碑反转的时刻。

越是看多了这种“一夜成名,一夜崩塌”的故事,就越觉得互联网上的爱恨,真的就在一瞬间。

01.

爱的不是人,是一种情绪

想搞清楚这件事,我们首先要知道网友“爱”的是什么。

这里所说的“普通人”区别于明星,通常是因为某个特殊的契机,突然得到大量关注。

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纯粹的“底层素人”,没什么话语权,也没什么应对流量的经验。

在突如其来的关注面前几乎手足无措,通常还没等到“翻车”,就被利用完后迅速抛弃。

另一种人,看似更加熟悉传播规律,甚至能部分驾驭流量。

甚至已经开始把流量变成了谋生手段,自己也成为了可以被大众持续“消费”的形象。

林生斌有些特殊。在那场悲剧一开始吸引大众目光的时候,他算是第一种人。

但后续频繁通过直播、卖货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又变成了第二种人。

这其实超纲了。当他成为那个让全网心疼、挑不出刺的形象后,就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

因为他已经不止是林生斌,还变成了“深情”“体面”的代名词。

我们经常说明星有人设,其实这些被互联网选中的人也有。

前者像某种精心设计的“商品定位”,后者则有更多随机性。

但无论怎么随机,他们都代表了网友某种集体情绪的投射。

情绪,是这群人“火”的原因,也是决定了他们在大众眼中被固定下来的形象。

林生斌

有人是因为一个象征着正义与理智的形象,而火爆全网。

“接地气拥抱大众的学者”,充满人文关怀的发言,戳中了互联网上的“文化人崇拜”,甚至一度成为“互联网金句制造机”。

有人身上凝结着年轻人寻找的“人间清醒”气质。

出身名校,却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刚好帮助无数抱怨内卷的人找到了情绪共鸣,甚至是一个理直气壮“丧”的理由。

有时候,一次偶然的对权势的反抗也会激起全网的热情。

斩钉截铁地拒绝首富之子,刚好撞上了大众对“有钱就能为所欲为”这套理论的反感情绪,让人欣慰于钱权换算的法则似乎正在失灵。

在社交网络上为他们欢呼的人,很难说对每个个体有多少客观的了解,和审慎的审视。

这其实更像互联网上的一种新型“造神活动”,只不过人们的追捧以“流量”的形式存在——

被赞美、被追捧的根本不是那个人,只是某种集体情绪积压到了一定程度,然后他们恰好出现,成为了情绪的载体。

02.

没人能成为“完美的情绪载体”

当大众发现那个人并不能完美承载自己的情绪,对他们的爱就会渐渐消失。

同样地,“由爱生恨”的情绪却正越来越凶猛。

你可能前脚还是一心只想搞事业的大女主,后面就因为某个真假难辨的“道德问题”,风评又急转直下。

网友在倒戈时甚至愤怒到咬牙切齿,直呼“一腔热情喂了狗”。

是什么让这种恨变得强烈?

首先当然是越来越激烈的情感寄托。

跟从前相比,人们如今更容易在某个公众人物身上投射私人的、深刻的情绪。

当初付出的真情实感越多,幻想破灭的打击就越大。

林生斌在做公益活动

再者,“完美扮演自己的角色”,正在变成这些被流量砸中的人的一种“责任”。

就是我们常在骂战听到的理由:“TA既然吃了流量的红利,那就要花心思维持住这份人设。”

这不仅增强了网友的愤怒,甚至还给这份愤怒增加了一种表面上的合理性。

甚至原来根本不认可这种逻辑的人,遇到类似的事情都会琢磨一下:

“真的吗?这个人真的没有向我兜售人设吗?”

从大众的心态层面来说,我们确实见过了各种“营销人设”的套路。

最早是娱乐圈里的选秀偶像、养成系艺人,除了练习唱跳之类的业务之外,还要强化每个人的个性。

在这种场景下,“人设”本身就是向粉丝们兜售的商品之一。

而随着饭圈在舆论场上的声量越来越大,这种类似消费者的心态也扩散到了其他领域。

以至于常常成为种种争论中最强势的声音:我在你身上花了时间/钱,你就要对我的情绪负责。

也不能说它完全不对。

客观来说,如今人人都是消费者。

大众早就意识到,自己的注意力是能变成钱的——

变成直播间的几百万粉丝,变成红红火火的服装生意,变成一个又一个的视频爆款。

于是情感受到伤害的人,更加迫切地想要行使自己的力量。

比如去骂一个人“赚了我的钱还要骗我”。

再比如退而求其次,让他们“装也要装的像一点”。

03.

真害怕把TA越推越高

所以说互联网的爱恨,爱的是情绪的投射,恨的是幻想的破灭。

于是任何人站在某一种情绪的潮头上,都会让人看着胆战心惊。

平时以“佛系形象”示人的女孩,突然拍了几张性感照片,马上有人冲过来说她“迎合男性审美”“失去了初心”。

反正稍微露出和大家想象中不同的一点蛛丝马迹,质疑声立刻就到来。

就算个体能够保持价值观的自洽,舆论本身却也时刻在撕扯。

互联网更像是洋流错综的海洋,同一个人,可以被一种声音捧上神坛,又可以被另一种声音拉下来。

你以为自己在经济上自力更生、精神上坚持自我,已经算是个独立女性。

结果别人告诉你,真正的独立女性根本不生孩子。

而她说不定也在被人骂作“婚驴”,因为不久前刚刚跟恋爱多年的男友结婚了。

这还只是互联网观点割裂的一个小小角落,更加激烈的争吵每天都在发生。

当爱与恨的标准从一开始就走向了几种截然不同的道路——

再怎么让自己完美自洽,都无法在撕扯中独善其身。

越来越多的人,只想活在自己的“同温层”。

这原本是个气象词汇,现在被用来形容跟自己的观点和认知基本一致的人群。

就在几年前,大家还普遍觉得一味固守在自己的小圈子,会带来偏见和误解。

可如今不同了,人们再也不想离开表达的舒适区。

以前自己喜欢的小众事物出圈,还会有种“孩子出息了”的欣慰。

现在却越是看到欣赏的人或事被捧高,心里越是害怕,反倒觉得他们就呆在原本的小圈子里也挺好。

至少有自己的谋生手段,有表达观点的舞台。

就算声量小一些,但同时也不用暴露在各种心怀鬼胎的注视之下。

或许是小圈子里的信息已经足够多,已经能够满足个体的情感交流需求。

但更多的是意识到观点上的分裂无法弥合,只能让自己尽量远离每一场猝不及防的骂战。

这多少让人感到遗憾——

我们曾如此渴望观点的碰撞和交流,现在却又缩回自己熟悉的空间。

但这也能给那些依然迷信舆论声量,甚至乐此不疲地利用这声量的人以启示。

那些追捧你的说不定何时就会抛弃你,所以别轻易踏上这情绪的洪流。(作者 | 指听  来源 | Vista看天下)

你认同作者的观点吗?你觉得从林生斌的事件中我们应该悟出什么道理?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更多内容请关注“观海·倾诉”频道。

责任编辑:李慧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