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又到了一年一度晒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今年,越来越多的大学在录取通知书上花心思,比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发录取通知书时,送上了飞行器徽章盲盒;南京大学通知书以“探索宇宙为主题”,采用多层结构,每层都有惊喜,关灯能看到星辰大海;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上半部分彩色设计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花样百出的录取通知书,让新生看了心花怒放,也让很多毕业生看着眼馋。高校是越来越“宠”新生了,像盲盒这种形式就摸准了青年一代的兴奋点,这是用心的直接体现,也是对高校自身很好的宣传。这些通知书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引来网友好奇围观,让高校成功出圈,这可比花钱做形象广告可划算多了。
南航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是大学的另一张“脸”,却也不仅仅是“脸”,还可以成为大学精神的载体。比如,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版录取通知书采取了镂空烫金、“繁星”罗布的外观设计,其中附有陈嘉庚演讲词摘要以及鲁迅、陈景润的手记。无论设计还是内容,都彰显出一种厚重。正如当年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再比如,同济大学的通知书附赠了一本“时光笔记”——其封面镌烫着汪品先院士1999年的深海考察笔记,正本中则收录了20幅老学长的笔记,包含中文、英语、德语。这就是一种人文精神的传承,体现了学校教学的实力与科研成果,还有一代又一代科研报国的情怀,充满了对学生的殷切期盼。
厦大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是高校给学生的一份见面礼,能让他们在步入校门之前,先上大学的“第一堂课”。一所高校能培养何种类型的学生,与其精神风貌、办学理念密不可分,录取通知书可以在细节中体现高校的办学理念。虽然新生需要在进入大学之后,才会逐步深入了解高校的理念,但是富于创意的录取通知书,能给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发挥一定的精神指引与塑造价值认同的作用。
录取通知书虽小,却也是教育改革的一种体现。近年来,“花式”录取通知书越来越多,这是一种良好的趋势,从中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高校管理者悄然改变“板着面孔、高高在上”的旧姿态,而转向以学生为本,以崭新的教育方式,将优良传统与精神气象传承下去。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这是教育管理者所应该做出的改变。而与“花式”录取通知书形成明显对照的是,部分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因“丑”而被晒上网,下面充满了各种戏谑,比如“楼下复印店做出来的”“装修公司风”等,有新生直言“这是要劝退我吗”……虽然这些只是吐槽,但也不要小瞧这种吐槽,有时考生报志愿就是一念之间的事,方寸之间见人心。
当然,录取通知书背后,高校的真实面貌更为重要。人们称赞录取通知书的前提,还是高校自身的教学特色和强大实力。学生步入校园之后会对高校有立体的了解,日积月累,这种了解和认知才能转化为真正的口碑。高校将录取通知书所体现出的用心,贯穿在大学教育的每一个细节,才是学生真正期待和向往,也是高校所应该做到的。希望新生们所收到的,不仅仅是一张“花式”录取通知书,更是一个崭新的人生起点,一段值得永久珍藏并引以为傲的人生印迹。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