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观海新闻 评论员 王学义
最近,“暑托班”成为焦点话题。北京市近日发布消息,将由各区教委面向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组织暑期托管服务。托管本着公益、志愿的原则,内容主要包括提供学习场所,开放图书馆、阅览室,有组织地开展体育活动等。不组织学科培训和集体授课。适当收取费用,对家庭困难学生免收托管服务费用。除北京之外,上海、苏州、南京、无锡、武汉、宁波、泉州、泰安、驻马店等多个城市也开始实施官方托管。
目前,各地官方暑托班的运作方式不同,但都体现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拳拳之心。泰安的暑期托管与北京类似,都是学校提供服务,且明确了托管时间,首期服务为7月12日至7月23日,第二期为8月2日至8月13日。上海的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已办了7年,由上海团市委、市教委等单位组织,全市开设办班点543个,覆盖所有街道、乡镇。苏州市文明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点),在全市开设1183个“家门口的暑托班”,不收取任何费用……每逢暑假,双职工家庭都为“孩子没人看”而发愁,这些城市主动为市民解除痛点,值得点赞。
官方暑托班给市民减负,体现了政府部门在教育领域的主动补位。应该说,今年官方暑托班纷纷涌现并非偶然,与国家最近推出的一系列政策和举措密切相关。比如,前些天,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中小学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后半小时,切实解决家长接学生困难问题。再往前,教育部成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一方面,对校外培训进行规范;另一方面,保证学校的服务时间。北京模式的官方暑托班,更被视为对校外培训的釜底抽薪。毕竟,学校的图书馆、体育场以及专职教师等,都是绝大多数校外培训机构所不无法比拟的,有学校托底,谁还愿花高价送孩子去校外培训?同时,由教委组织暑期托管服务,阻力相对较小,更容易复制推广。通过这些,能让重压之下的家长松一口气。当然,为家长减负的同时,也应保证教师的权益,做到统筹兼顾。
暑托班虽小,却从侧面反映了城市治理水平,关乎市民归属感和城市吸引力。比如,苏州暑托班秉承的是“公益+志愿”理念,立足社区开展服务。强大的志愿者队伍,加上高水平的社区基层治理,是苏州敢于承诺免费的底气所在。近年来,苏州在“抢人大战”和稳定留人方面都表现不俗,这不仅因为产业发展良好,也在于当地政府的服务意识到位。在教育等关键领域,急民众之所急,主动排忧解难,能大大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事实上,青岛的志愿者队伍和社区治理整体水平都比较高,可以考虑在新领域更好地发挥作用。
为民众进行教育减负,关系着国家长远发展。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十四五”期间是加快建立健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的关键窗口期。《人民日报》近日刊发专家文章,提出完善适宜生育的政策体系,“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在如此背景之下,官方暑托班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