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倍、数百倍增!数说青岛文教卫事业发展的“时代答卷”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始终将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岛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市统计局提供的历史数据显示,四十多年来,青岛不断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靠拢,宜居幸福城市建设稳步推进,各项社会民生事业得到协调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力量,向建党百年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教育事业欣欣向荣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中国成立以前,青岛教育事业非常落后,教育种类残缺不全。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党和政府拨出大量经费,兴办各类学校,使青岛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近年来,青岛市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市教育事业保持健康有序发展。

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仅有山东大学1所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千余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青岛市高等教育事业经过恢复和调整得到较快发展,经过资源整合组建了新的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大学(青岛校区)等高校也先后落户。北京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签约来青设立科教机构,上海海事大学青岛研究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国家产教融合青岛基地揭牌运行,清华大学青岛艺术创新与科学研究院正式启用。高等教育力量更加雄厚,教育服务能力和贡献度进一步增强。截至2020年末,青岛市共拥有普通高等院校27所(含民办),在校学生43.1万人,约为1949年的430倍。

2012年3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奠基。

中等教育革新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中等教育体系不甚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得以较快发展,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中等教育结构,把过去单一、不合理的普通中学改变成普通中学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共同发展的中等教育结构,形成了普教与职教双轨并行、协调发展的中等教育新格局。特别是近年来,青岛市制定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探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径、新样板。按照“整合、提升、引进、合作、共享、创新”要求,加快建设国际职教城,为中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2020年末,青岛市共拥有52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总人数为8.4万人,其中,普通中专在校生3.3万人,职业高中在校生5.0万人,成人中专在校生0.1万人。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基础教育是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亡发达的一件大事。改革开放以来,青岛义务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1993年颁布了《青岛市义务教育条例》。截至1994年上半年,全市160个乡镇全部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并通过国家验收,达到优秀等级,实现“两基”目标比全省提前三年半,比全国提前六年半。近年来,青岛市在基础教育方面进行了系列改革,如,市内四区小学毕业生全部以电脑派位或整体调拨方式就近直升初中,初中管理权限下放各区,着力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等。经过多年的资源整合,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小学706所,在校学生60.4万人。普通中学340所,在校学生43.0万人。

1954年夏,中国少年先锋队夏令营在青岛开幕。

学前教育加快发展。改革开放初期,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早期教育开始受到重视。1979年青岛成立了托幼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发展托幼事业,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从上世纪90年代起,确立了“以政府办园为示范,社会办园为主体,多种办园方式并存”的多元化办园体制,积极推行企业办幼儿园“承办制”,促进了企业办幼儿园健康发展。近年来,青岛市以“扩大普惠资源,促进优质均衡,强化规范发展”为目标,持续扩大优质普惠资源,逐步实现幼有所育。2020年,我市幼儿园从1978年的556所增加至2527所,在园幼儿从2.4万人增至34.5万人。

卫生事业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前,青岛医疗卫生事业极为落后,缺医少药十分严重,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城乡,人民群众有病得不到治疗,基本健康得不到保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医疗卫生事业积极进行各项改革,坚持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断优化,基础建设逐步加强,卫生服务体系日臻完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在推动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共同发展上取得新突破。

医疗基础设施不断增强。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岛仅有医疗卫生机构80个,大小医院只有26家,其中有8家是小型公立医院,其余均为床位很少的私家医院,医疗设施和诊疗手段极为落后。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拨出大量经费,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兴建大批医疗卫生机构,各区市都建立了规模较大的综合医院及各种专业医疗防治机构,医疗条件有利明显改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市卫生事业基础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建立了一批较为完善的医疗、预防、妇幼、科研、医学教育和药品检验医疗保障体系,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城乡卫生服务网络。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卫生区域规划,不断加强公共卫生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发挥卫生服务机构功能。截至2020年末,各类医疗机构8532个,是1978年的7.2倍,医疗床位6.44万张,是1978年的4.9倍,为全市居民医疗健康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20年12月,青大附院平度院区开始运营。

卫生技术人员日益增加。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仅有2637人,其中医生1292人。随着青岛市不断加强卫生技术力量,通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截至2020年末,全市各类医疗机构共拥有卫生技术人员9.49万人,是1949年的36.5倍,其中医生3.97万人,是1949年的30.5倍。

妇幼保健体系日趋完善。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市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推行疾病防治工作。特别是近年来,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妇幼健康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从测算数据来看,婴儿死亡率由1995年的8.99‰降至2020年的1.67‰;孕产妇死亡率由1995年的10万分之21.4降至2020年的10万分之4.26,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文化事业的繁荣标志着一个城市的社会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新中国成立前,青岛文化事业比较落后,各类文化设施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文化事业经历了一次质的变革。近年来,青岛围绕国际时尚城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时尚产业,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体育消费试点城市,让城市更具艺术气质,更加文明时尚。

文化生活供给日趋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仅有广播电台1处。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和青岛电视台的基础上,陆续创建并开播了青岛经济广播电台、文艺广播电台、电视二台等。2004年,作为市内第一个有线数字电视试点的远洋山庄小区率先实现有线电视的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传输。2005年,全市提前完成了市区60万有线电视用户的数字化整体转换,有线数字电视“青岛模式”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近年来,青岛市通过打造特色文化节进一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供给。2020年深入开展青岛市民文化艺术节、第二届谭盾青岛音乐周、“欢乐青岛”广场周周演等文化活动。推进“戏曲进乡村”“一村一年一场戏”文化惠民工程,送戏下乡5000场以上。开展乡村春晚、乡村文化艺术节、农民读书节等农村专题文化活动。

1971年,青岛市在贮水山上建成了第一座电视塔。

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各类文化机构仅有24个。改革开放初期,全市有群众艺术馆、工人文化宫、市少年宫各1个,图书馆8个,区县文化馆12个,街道文化站48个,农村文化中心75个,初步形成了市群艺馆、区文化馆、乡(镇)文化中心三级文化网络。进入21世纪,随着现代艺术中心、青岛大剧院、市人民会堂、青岛音乐厅、市博物馆、市美术馆、市群众艺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大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阵地。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影剧院91个,较2015年增加44个;博物馆104个,较2015年增加51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站)150个。公共文化设施的增多,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了巨大作用。

2010年10月,青岛大剧院竣工并进行试运营首演。

新闻出版业蒸蒸日上。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种书报杂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1987年,青岛市成立第一家出版社。近年来,全市加强版权行政执法,积极推进全民阅读,为居民提供丰富的图书及购买图书优惠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2020年末,全市出版图书由1987年累计出版1.2万册增加到54409.74万册,期刊总印数由1987年509.47万册增加到达6796.87万册,报纸总印数由1987年的0.65亿份增加到32.12亿份。

1998年10月,全省面积最大的书店——青岛新华书店书城正式营业。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展望未来,青岛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改革创新,优化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和模式,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服务、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兰星  通讯员  窦蕾  部分图片来自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责任编辑:管佳宇

分享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