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青岛市第五实验初中(62中)开展劳动教育系列活动

劳动教育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青岛市第五实验初中(青岛62中)把劳动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乐趣,在劳动体验中养成劳动习惯。

课程打底,培养学生劳动意识

学校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主题教研,探究、发现、梳理出与劳动教育有关的知识点和实验项目。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跟学生讲述“工匠精神”、“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等内容,阐述劳动价值的内涵和意义。理科老师带领学生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研究光照对葡萄生长的影响,探究韭菜肥力的最佳配比……鼓励学生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解决问题。

家校合一劳动教育课程的建构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对当下劳动教育短板的有效弥补,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学校一直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给学生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让学生崇尚、热爱劳动。

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到青岛学农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以劳动课程为主体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劳动中体会劳动艰辛、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体验创造乐趣、学会解决问题。

学校一直坚持把日常的自我服务劳动当成贯彻劳动教育持续性原则的途径。日常教室的卫生清扫、消毒通风、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等一系列融入在日常生活的劳动教育,让学生从中收获自信、建立了责任感。

基地着力,提升学生劳动技能

清理瓦砾、开垦田地、划分区域……在学生们的协力合作下,学校校园内的两块荒地变废为宝,这是学校创建的农耕园和葡萄园基地。这两个基地不仅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实验室”,也是学生参与农业劳动的场所。

“原想从农耕园收获一缕春风,劳动教育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山东省劳动小模范获得者刘浩哲同学很喜欢种植,家里有一个35平方的小院子原本一直闲置,在学校学会各种技能的他回家带着爸爸妈妈一起劳动,将自家的院子打造成了绣球花园。原本有点调皮、成绩中等的他,通过劳动教育实现了蝶变。

葡萄园基地里有多个品种的葡萄,学校聘请专业人士指导学生亲自体验葡萄的种植、管理和采摘。每年的九月底是学校的采摘节,这是全校师生共同的节日,大家兴高采烈的投入到采摘活动中,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感受收获的喜悦,共享合作的快乐。

创新贯穿,养成学生综合素能

陶行知先生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事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 美术课堂上,唐庆平老师带着同学们用生活中废旧的纸壳和卡纸,创作出了一幅幅“毕加索风格”的作品。手工制作课的特征在于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性能力的训练。不少学生在手工制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思维给全体学生以良好的启迪,美的观念和美的创造在学生的劳动成果中迸发出来。

蓝色五月“绽放科技花”,经过两年的持续深入,学校的科技节也正向相对综合的科技盛会发展,从简单的科技实验向相对融合的项目式成果发展,学生动手制作各种小发明和科技创作,展现出了学生的创新劳动价值,深度体验创造劳动的幸福。

2018级5班刘明俊是校学生会主席,同时也是学校科技社团的团长,他多次参加区、市级科技比赛并获得优异成绩。在青岛58中的自招中,刘明俊同学以物理第一名的成绩拿到了58中自招入场券,在分享经验时,他说:“学校的科技社团帮助我打开了一扇神奇之窗,在我心中种下了一颗探索科学的种子”。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还要在劳动实践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单一的体力劳动为具有思维含量的创造性劳动,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五实验将不断改进劳动教育方法和组织形式,践行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担当,让生命更有温度,在劳动中促成长,在实践中育新人。(通讯员 高燕妮)

责任编辑:杨海涛

分享到 分享